及智利等国出口,在过去的二十间,太平船舶一直都是最重要的潜艇供应商。
而太平船舶在研制新型核潜艇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常规潜艇的研制,而AIP系统就是其历时三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它是对二战德国瓦尔特式潜艇的进一步研究与改进。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李奕轩俯身看着图纸上的动力系统示意图,指尖在“斯特林发动机”的标注上轻轻点了点:
“这么说,它能长时间在水下隐蔽?这对近海防御太重要了。”
“完全没错。”
赵四维笑着点头,又指向潜艇首部,说道:
“武器系统也不含糊。艇首有6个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分上下两层水平排列,上层2个,下层4个。能发射73型鱼雷,射程远、精度高,对付水面舰艇和潜艇都没问题;还能兼容‘捕鲸叉’反舰导弹,打击范围能覆盖百公里外的目标,必要时还能布放水雷,形成水下封锁线。”
他伸手指着潜艇的艇体,介绍道:
“艇体用的全是高强度钢,下潜深度比传统常规潜艇提升了15%,在深海里更难被探测到。”
李奕轩绕着潜艇走了半圈,目光落在艇身的焊接缝上,若有所思地开口:
“核潜艇的威慑力确实强,但造价和维护成本太高,盟国的财力根本负担不起。这种海蛇级,倒是刚好契合他们的需求。”
这也是提升盟国防务能力的一个有效选择,东南亚地区本身就是海岛地区,海军建设是不容忽视的,而潜艇也是有效遏制敌国海上力量的必需。所以,东约各国海军都有一支规模不大不小的潜艇部队。
不过,他们使用的潜艇基本上都是SEA淘汰的——那些潜艇都是利用德国战败后剩下的21型潜艇散件建造,基本上都是在战后结束的十年左右服役,到现在,他们中最老的潜艇,已经服役超过三十年,哪怕就是舰龄短一些的,也服役二十多年了。
虽然,虽然他们装备有一些新型潜艇,但是潜艇部队主体急需更新,可以说,现在“海蛇”级潜艇推出的时机恰到好处。
赵四维立刻接话:
“是的,总裁,这正是我们设计它的核心思路——用常规潜艇的成本,实现接近核潜艇的作战能力。我们的盟国多是沿海国家,近海防御、海域巡逻是主要需求,海蛇级的隐蔽性、续航力和武器配置,完全能满足他们的作战任务,还能大幅提升水下力量,不会给财政造成太大压力。”
李奕轩停下脚步,抬头看向庞大的艇体,点头说道:
“你们的设想思路很对。等‘海蛇一号’试航成功,要尽快组织盟国的军事代表来考察。这种性价比高、实用性强的装备,才是他们现在最需要的。”
当然,也是东约组织成员国所需要的,对于东约组织成员国的来说,现在他们需要提高防务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够在未来建立足够的威慑,
而足够的威慑力,正是现在东约组织所需要的,毕竟,相比于北约、华约,东约组织的威慑力……仍然有着很大
第2272章 海底蛟龙(第三更,求订阅)-->>(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