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过了被清算的下场。
更幸运的是,他原本只是朝中一个官职并不大的小官,很不起眼。作为一个三代务农,清贫出身,好不容易考中进士入朝为官的小人物,没有意外的话,他这辈子的成就也就仅限于此了。
可偏偏,老天垂帘了他。
前礼部侍郎高伯彦掺和进了三皇子谋反一案中,满门被下狱。而在狱中,高伯彦与其子越狱,试图想要逃离京城,却在自家的庄园内神秘被杀……
其中到底是何原故,无人清楚,高伯彦为何要越狱,又被谁所杀已经不重要,没人关注。
重要的是,高伯彦死后,这吏部侍郎的位置空了出来。而在朝堂上没什么背景,而又勤勤恳恳的梁永康,便幸运的得到了陛下的赏识,坐上了这个位置。
若没有这千载难逢的机遇,以他的能力恐怕这辈子都与这个位置无关。
可如今,他坐上了礼部侍郎的位置。虽说在六部中权力不大,可毕竟已经是六部的人。
对他而言,已经是光宗耀祖的身份。
这可真是天降的惊喜,梁永康喜极而泣,对陛下更是感恩戴德。
同时,梁永康也庆幸自己的直觉,当初没有掺和进三皇子的党争。因此在今日早朝之上,梁永康的直觉告诉他,不太对劲。
可却又说不上来!
他感觉大殿内弥漫着一股说不上来的压迫气息,想到这,梁永康忍不住将目光看向人群最前列的那位赵相身上。
毫无疑问,如今的梁永康是坚定最簇拥陛下的忠臣。因此,他也清楚赵相作为国之栋梁,也是陛下最信任的臣子。
但梁永康的视线中,赵相始终没有任何动静。头发花白的赵相站在众官员最前列,闭目养神,对于四周一切嘈杂的声响毫无反应。
而大殿内,迟迟等不到陛下现身的官员们,也很快再度开始躁动起来。
“陛下怎么还没来?”
“时辰也不早了吧?以往这个时候可都来了。”
“难道陛下今日又要缺席早朝?”
“……”
大殿内,随着时间的推移,议论声逐渐开始变大。不少官员再度意识到,今天的确有些太过于不正常。
朝会比往常要晚了不少不说,眼下陛下没来,更是没有任何消息,不少官员心中不安,也有些人前去询问赵相。
然而,往常应当在此时维持朝堂秩序的赵相,今日却充耳不闻,任由朝堂秩序愈发热闹,犹如菜市场般,吵的不可开交。
尤其是那以六部为首的尚书,也都紧皱着眉头,不知道怎么回事。
直到,大殿外的房门突然被缓缓关上。
突如其来的动静,让大殿内的官员们齐刷刷回头。
“怎么回事?关门做什么?!”
“什么情况?!”
在众官员的视线中,大殿的门被门外的禁军侍卫重重关上。
“砰!”
一声沉闷的响声,像是隔绝了一切。
压抑,不安,紧张,恐惧的情绪瞬间蔓延。
这,到底怎么回事?
发生什么了?
不少官员的脸色剧变,心头不安的情绪此刻强烈到了极点。
果然有问题!
正当人群哗然时,大殿前方,一道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所有人的视线中。
一身华贵锦衣,气宇轩昂。约莫四十来岁的年纪,面色沧桑却又充满深邃,整个人身上洋溢着一股说不上来的气息。
他就这样悄无声息出现在大殿前,望着整个大殿内的所有官员。
“李云景?怎么是你?!”
“你没死?不对……你怎么会在这里?!”
“这是怎么回事?!”
人群之中,有人认出了他的身份。
李云景?
这个许多人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被提及时,不少人有些恍惚。
朝堂之中有许多的生面孔,对于这个名字的确有些陌生。但也有不少的老臣,在听到这个名字时也愣了一下。
还有的人,脑海中逐渐浮现起一张熟悉久远的面孔。而那张面孔,逐渐与眼前的面孔对上。
再联想起这段时间京中的那些传闻,一时间,全场官员哗然。
“李云景?景王爷?十几年前下落不明,不知所踪的那位王爷?”
“先帝的亲皇弟?当年曾为王朝立下赫赫战功的景王爷?他没死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殿前公布遗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