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骑的法是什么法,不取决于别人,而是在你们,本君相信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别国,如魏,行李悝之法,韩国行申子法,而本君,行众君之法!本君相信,你们一个两个自然不如申子李悝,但所谓后学者居于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们众人的力量一定会胜过一两个贤人!未知诸君以为何?”
善愈道:“北信君说的好,不过立法有章,管子立法重商,李悝变法重农,申子变法正在新郑大练兵,北信君要立什么的章法,有什么样的侧重?”北信君道:“东骑是小国,人少,地广,所以东骑行富民之法,一切只求富民,本君要人人家有百亩田,人人家养牛马羊,人人穿衣暖而新,人人饱食日日有肉!只要达到这个目的,什么法都行!本君立法,不仅要管百姓,也要管百官,还要管本君!在东骑国,但有犯法者,人人当刑!不过本君认为,肉刑必须废止,不能再有肉刑这种东西的存在,可以全数改其为劳役。”
肉刑,广义的肉刑,指括黥(刺面并着墨)、劓(割鼻)、刖(斩足)、宫(割势)、大辟(即死刑)等五种刑罚。起源于“杀人者死,伤人者创”的原始同态复仇论。至夏商周成为国家常刑,有三典五刑之说,秦及汉初相沿不改。《荀子·正论》:“世俗之为说者曰:治古无肉刑。”所谓“治古”,指的是尧、舜太平盛世。
《汉书·刑法志》:“禹承尧、舜之后,自以德衰而制肉刑,汤、武顺而行之者,以俗薄于唐、虞故也。”这是说,肉刑始于夏、商、周三代。汉文帝在位期间,先后废除了肉刑中的墨、劓、斩左右趾(实即剕刑)和宫刑,被后人誉为“千古之仁政”。
北信君的话震动了所有的人,特别是善愈,善愈虽是法家学子,但他也入过儒家,对儒家的仁义还是有着自己的看法,听到北信君的话激动不已道:“自上古无肉刑,北信君敢除肉刑治世?不怕民不服管而生其乱也?”众人也惊动了,齐声道:“愿闻北信君废肉刑说法!”
北信君点点头道:“治世,当有法,但有什么法?这很重要。本君以为,法的目的,不是残民害民,儒家以残民害民说法是苛政,此大谬也!以个别凶狠毒辣的刑法让百姓知道其是非过错,本无厚非,但在东骑不一样!东骑是小国,国小民寡,如果行这种法,一个不好,就会有无数的残肢断手之徒,此大不仁也,同时,也会影响国力,影响生产,国家的财力有可能会因为这些丧失了劳力的人而流失,所以本君以为,可以用劳役代替肉刑,行为不当,罚奴!愈恶者罚愈重也!小过数月,大过经年,大罪大恶,十以数年,百以计年,算至千年!”
“哈哈哈哈……”任弗笑道:“君上,如此一来,一个人要是犯下了十年之罪,还好说,但他要是犯下了千年罪,一个人还能活上千年么?”北信君冷然道:“所谓父债子还,无论是谁犯了罪,当奴,如是千年罪,当罚!一人之命不够,总有子孙后代,纵是他无后,也可以寻女子与他配种,但有后传下,便要替他偿罪!相信如果是大罪,本君怎么样都是要替他留后的!”任弗本想笑,但不知怎么的,心里寒,却是说不出话来。
所有法学者都进行了沉思,废除肉刑的好处可以看出来,但问题是北信君的这种劳役刑法虽然好,可却是与北信君的个人品德无关,他之所以废除肉刑的根本原因是不想破坏自己手下的劳动力,东骑人少,不能浪费,但劳役千年……万一一个人犯下了千年罪,自己死还是小的,可是他的后人……一个个,从小到大,都是奴,这未免太不公平了!人生而无罪,岂有生下孩子却是要受刑法的?这也可以说明了,在此情况下,一个人犯罪,他就要想想后果,小罪也就算了,但是大罪,也就是意味着经年!全家死光光也就算了,但要是不死,岂不是永生永世的为奴?只是可怕的问题来了,人都是怕死的,正常情况下谁会想去死呢?能够不死,那岂不是太幸运了?可若然不死,那生生世世的为奴,又怎么算?
一时间,法学弟子不知道北信君是一个仁君还是一个恶君了。
“哈哈哈哈……”却是慎到笑了起来,然后他对北信君道:“孩子们觉得这样太过了,北信君如何觉得?”北信君道:“过!是当然的,不如此,不足以震慑不法者!如果犯了法,只是轻轻的落,岂不是说他们可以随意的犯法?若是能震住他们,岂不就是好了?再说,本君以为,法学真正的精义在于公平!执法唯公!则法无严之说!本君会和愿赴东骑的学子一起研究讨
第三百七十章:法学殿说法-->>(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