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再加上中原简牍文明的传统,东骑灭义渠只会有一句话来形容。七月,东骑伐义渠,次年三月胜。没了,而且在那个没有标点符号的时代,这句话就是“七月东骑伐义渠次年三月胜”。一共十二个字,谁会在意这区区十二个字?
一年的时间,仅仅是一年,卫鞅万万想不到,在自己闭门愤恨的时候,这位昔日看起来官身最低,最不出众,除了武力,给人的感觉几无是处的东骑王竟然一下子成了王!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王,可是卫鞅并不是一个无学的人,他深深的知道义渠的大名,那并不是一个小部族,而是一个和老秦抗衡了几百年的大部族,秦国几欲灭而不得,秦穆公霸西戎,也没有彻底的把义渠给灭了,反而在后来让义渠再度强大起来了。
这样的一个义渠,哪怕再是一无是处,可给东骑王这么短短的一年不到的时间给灭了,这从哪说都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事情。卫鞅不由再看东骑王,这时,他算是彻底相信了东骑王,因为东骑王身上的穿着,虽然这并不是东骑王的衣服,但不管是不是东骑王的衣服,可凭着东骑王能穿在身上这一点,已经可以说明东骑王的可怕与了不起了,不是这样,他怎么可能带着一个可爱的小丫头到这里来?又或者说这个可爱的小丫头为什么会莫名其妙的跟着东骑王而来?这充分说明了,东骑王现在已经入了众人的眼,他已经站在了这个时代的前面,上了这个庞大的舞台。
卫鞅的心里出了一声的悲叹,自己一直在这个舞台上打拼着,可是为什么自己却是不能成功的站上属于自己的舞台呢?静极思动,卫鞅突然有了一种想要走动的想法。
“先前失礼,请大王见谅!”卫鞅向东骑王行礼。可是东骑王却是没有受,而是道:“你我兄弟,你这样岂不是要折煞我?我在你面前称过王么?”小狐叫道:“你称过,你刚刚的那一会儿叫过,我听得清清的!”东骑王怒道:“就你捣鬼,哪都有你的事!”
卫鞅呵呵笑道:“好,小狐姑娘天真烂漫,说的好!”东骑王道:“罢了,老鞅,不说你去我那里了,我知道你的心是想要持一国的牛耳,我那里民不过十万,对你来说,太小了!非百万大国不足以待你!”卫鞅道:“不,是卫鞅不知好歹,不能帮哥哥的忙了!”
两人相互见过礼后,东骑王道:“不过话说回来,不管怎么说,瑶姬姑娘对你一片深情,不是你的原因,我都上了,你可不能负了人家!”卫鞅犹豫着,顾左右而言它:“二哥这是要去哪儿?不会是专门来魏国看小弟的吧!”
东骑王郑重的道:“去齐国,求法!”卫鞅目中一亮,道:“齐国的慎到大家?”东骑王点头,道:“弟弟不肯帮哥哥,哥哥只好另求它人了。”卫鞅沉思了少许,道:“慎到大家我自听过良多,他的法学也有独到之处,是顶锋大家,若是他能帮二哥,那自然是好,不过……”
东骑王明白他的意思,道:“东骑不是齐国,自然比不得齐国,慎到大家与别家虚者不同,他不求仕官,而是求治学。我纵是周天子也是请不动这位法学大家,能得一二弟子,我也心满意足了。”东骑王这样说让卫鞅也是感动不已。天下间,虽有法家,可变法说来说去就是一场小革命。什么是革命,就是逆天。
大逆天就是指造反,因为旧的东西不行了,所以要用新的东西代替。从贫下中农的角度来说是起义。但这种所谓的大起义太过分了,会对国家造成很大的直接损失,因为旧的东西不好,可并不是全部的不好,有的好有的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推翻全部的旧有,而是在一定的程度上进行革新,是完全可以把朝代传承下去的。比如夏的时候就有少康中兴,在商的时代,前三百年一时是动乱不断的自我调节,后两百年里才开始中兴的盛世。
变法,就是有识之士提出的一种小变动改革国家的一种方法,其中心思想是通过新的财产再分配,让国家焕新的面目。但在这个过程里,必然会引起不可避免的动荡,往往变法者本身必会身死,比如吴起就死了。在中国历史上,当商鞅立不世功而遭车裂后,再没有人敢言变法了。从秦国的角度上来讲,变法成功了,不要商鞅了,可以杀了,这是正确的,但它对后世才学者产生的影响,却是无法想象的深远。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