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47章 烽火婆罗洲(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就看接下来这段时间,能不能在日军反扑之前巩固根据地和增强部队的战斗力。

    为此,在12月底,谢文海还请求李航增派一部分有经验的军官。

    不过婆罗洲本地华侨的老兵着实不多,而且还要愿意跟着南华联合会一起反日反英,这就更少了。

    所以李航就从本该派去马来亚和留在缅甸的一批人派了过去,大约二十多人。

    人数较多,自然不能以南华联合会的名义,而是以海外部的名义,从侨务人员训练班抽人。

    甚至还有两个是中央军校昆明分校的侨生,就是进了志愿队的。

    这二十多人就比较折腾了,到的荷属东印度巨港,然后坐船离开的。

    前后历经半个月,最后在一月中旬抵达了西连。

    之所以费时这么久,是因为在坤甸下的船。

    这二十多人到了后,谢文海就把他们编入了第一团,基本也都是连排长的位置。

    谢文海显然是一门心思要把第一团打造成精锐。

    相比于婆罗洲这边进展还算是顺利,马来亚和爪哇岛那边就不是多顺利了。

    尤其是马来亚,因为是日军和英军的主战场,在整个12月和1月,打的不可开交。

    这种大规模交战的情况下,就让游击队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

    若是规模大了,肯定会遭到日军的打击。

    所以暂时的规模都不大,基本上也就几十人、一百多人一支。

    不过好处就是马来亚的华侨特别多,即便是没有南华联合会,本地也有不少华侨组建抗日义勇军。

    就连新加坡都有,更别说马来亚。

    缅甸这边,抗日志愿队倒是发展的还不错。

    不过英国人也不打算免费出装备、出物资,于是就把志愿队调到缅泰边境防守。

    对此,李航也没反对。

    毕竟志愿队也需要经历一些实战。

    缅泰边境都是山地,就算是遭遇日军,也不会遇到主力。

    再说了,旁边就是英军主力,打不过我还不能撤是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