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幕后的黑手,还不够肆无忌惮,徐亚奥再放任一段时间。”
    “否则的话,你再怎么费心费力,最终只能抓到一些小虾米。”
    朱标虽然心有不甘,但也知道自己老父亲说的对。
    因为能够盗卖几个州县粮仓,花间里面的粮食运到中原的人。
    必然不可能,只是表面上那几个粮食商人。
    不根除这些盘踞在大明内部的蛀虫。
    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官吏,受到他们的腐蚀,踏上与他们一样的害民之路。
    朱元璋说服朱标,在粮秣盗卖案上,放长线钓大鱼之后。
    便询问起了中原之地招工的事情:“中原的百姓,愿意到白砂糖厂做工的人有多少?”
    “能否凑齐一个厂,所需要的工人数目?”
    由于故土难离的习俗,所以朱元璋已经做好了,白砂糖厂找不到人的准备。
    不过,朱标听闻此事,里暗还是那个却是浮现出了些许的笑意。
    他拿出两封信:“启禀父皇,杜鹏与李公公回信说,他们已经招募了两万左右的工人。”
    “一些旱情比较严重的村子,甚至大半个村子的人,都跟着他走了。”
    “只留下一些舍不得田产的地主,求着留下的佃户,从山里挑水给麦苗浇水.”
    说真的,要不是杜鹏和李公公。
    两人都在信中着重描述了,那些地主求佃户做事的奇闻。
    朱标都不敢相信,林澈在课上讲过的。
    劳动力稀缺之后,佃户地位提升的情况,会出现的这么快。
    “哈哈哈,林澈现在真乃未卜先知的神人也。”
    朱元璋看完朱标递来的信件后,也被你面对奇闻逗的哈哈大笑。
    同时也更加佩服起来,林澈已经堪称鬼神的智谋。
    他沉吟了片刻,道:“此次中原干旱的地方较多,只招两万人还是不够。”
    “用快船向杜鹏传令,尽量多找些人,哪怕咱的工厂放不下,还有济州岛可以安置他们。”
    以前不知道也就罢了,自从在林澈的口中得知,济州岛极为适合养马之后。
    朱元璋就已经下令,遴选一批优质的良马,准备凑够一定数量,就送到济
第426章 寻找石见银山-->>(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