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
    “其心可嘉。”
    “有惟庸这番话,咱就很欣慰了。”
    “要是人人都能像你一样忠心,咱还至于每天生不完的气?”
    说着,朱元璋撂下茶杯,突兀话锋一转:
    “尤其是那个可恶的刘伯温。”
    “尸位素餐,不干人事。”
    “咱给他打发远远的,去建白砂糖厂去了。”
    “眼不见为净。”
    听闻老朱没来由的怒斥,胡惟庸一脸莫名其妙,更搞不懂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按理说,刘伯温一向在家养病,与朝廷中素无牵连。
    这唱的哪一出?
    胡惟庸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忐忑,谨慎回答:
    “陛下息怒。”
    “诚意伯近些年身体欠佳,长期处于养病状态,难免会有些心有余力不足。”
    “希望上位可以网开一面。”
    “微臣始终坚信,诚意伯民间的美名不会骗人,大明的老百姓更不会骗人。”
    “以其人品而言,不会知而不报。”
    “请陛下恕罪。”
    见胡惟庸假惺惺求情的样子,朱元璋只觉得滑稽可笑,淮西人帮浙东人说好话,还真是新鲜。
    不过,这也是他预料之中的事,胡惟庸是一个小人,却不是一个傻子,落井下石也得分处境。
    如今自身难保,再去拱火搞事,那才是疯了。
    “呵呵。”
    朱元璋意味深长的笑了笑,懒得与其兜圈子,直接开门见山道:
    “求情的话就免了,你说出来违心,咱听了也不痛快,何必自寻烦恼啊!”
    “你说是吧?”
    还不等胡惟庸开言解释,他紧接着又道:
    “不怕跟你说。”
    “刘伯温是咱故意给他支走的,让他去了番禺、泉州,离咱远远的。”
    “咱大明的朝廷,不要偷懒的废柴。”
    “懂咱的意思吧?”
    此言一出。
    胡惟庸不由的倒吸一口凉气,望向朱元璋的眼神充满了不敢置信,甚至怀疑耳朵出现问题。
    刘伯温一生智慧,功绩堪比张良,说打发就给打发了。
    一点君臣旧情也没了。
    “这,陛下。”
    “微臣斗胆,求您三思啊!”
    “纵然诚意伯是半道入伙的,可也为咱大明立下过汗马功劳。”
    “如今年事已高
第317章 看似大义凛然,实则暗里藏刀-->>(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