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得听他那些没滋味的废话。
    却见她侧过身子望向不远处的太子,不容置疑道。
    “老大,你可不敢跟你爹学。”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然伱做到了那个位置上,便要对天下人负起责任,而不是把大家当成小家。”
    “记住了吗?”
    朱标闻言莫名有些难堪,但还是恭敬的施礼道:“是母后。”
    “儿臣记住了。”
    与其顾虑老爹是否生气,还不如稳住老娘才是硬道理。
    毕竟朱家谁说了算,他还是能够分清楚的。
    见状。
    朱元璋鼻子差点气歪了,大脖子更是憋得通红,顿感自己这张老脸挂不住了。
    然而还不等他发作,马皇后温柔的声音响起:
    “至此,古今的人性并没有变化,有的只是利益和制度的区别。”
    “提倡遵循古法,这个天下也就不存在父子间的矛盾了。”
    “更何况,君主爱民就不可能超过父母爱子女,真是再直白不过的道理。”
    望向瞠目结舌的老朱,马皇后淡淡一笑:
    “我没说错吧?”
    “…”
    朱元璋被怼的背过头去,假装没听见跟自己没关系。
    马皇后忍不住微微摇头,却也没人心难为对方,无奈道:
    “鲁君看到臣民受刑时,曾为之留下眼泪,他管这叫做仁政,但实际上流泪只是流泪。”
    “该罚还是要罚。”
    “况且古往今来的百姓,本就习惯群服与权势,很少能被仁义所感化。”
    “就算是孔夫子这样的圣人,门下也不过才七十多人。”
    顿了顿,马皇后继续道:
    “鲁国的制度里面,鲁哀公是君,孔夫子是臣。”
    “如果要讲仁义,鲁哀公必然不如孔夫子,但孔夫子却屈服于鲁哀公。”
    “显然孔夫子不是屈服于仁义,而是屈服于鲁哀公的权势。”
    “而儒家的逻辑,就是要让君主像孔夫子,百姓要想孔夫子的门徒。”
    “这肯定是办不到的。”
    “这就是林先生常挂在嘴边的底层逻辑,更是林先生如此不待见儒家的根本原因之一。”
    听
第313章 马皇后讲课-->>(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