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种植方法可就多了,有插杆法、埋茎法…”
    林澈在脑海思索片刻,将红薯的习性以及种植方法如数家珍的说了出来。
    “什么?!亩产二十六七石!?”
    朱樉听了瞠目结舌,惊愕失声的喊道。
    “什么?亩产二十六七石!”
    密室中的朱家父子也是惊喜若狂,几乎与朱樉异口同声的脱口而出。
    天佑我大明啊!
    不,是林先生安佑我大明!
    一时之间朱元璋差点喜极而泣,恨不得冲进监室捧着神物画作猛亲。
    亩产二十六七石!这是什么概念?
    按明朝的计量单位来算,一石等于一百斤,二十六七石那可是两千六七百斤啊!
    这样说可能还觉得不够震撼,那我们来换算一下。
    明朝哪怕肥力最好的田地,亩产也不过区区三四石,寻常百姓种的田地亩产更是只有一两石。
    这些可是连红薯的亩产零头都没赶到啊!
    如此一想。
    若红薯真能亩产这么二十六七石,真当得起神物二字!
    “老大,你记下没有?
    朱元璋心头火热,急切的问道。
    “父皇,记下了。”
    朱标满头大汗,下笔如有神,在册子上龙飞凤舞的写着,书写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老大啊!伱怎么写的这么慢,要是漏掉一个字拿你是问。”
    朱元璋见朱标半天还没写完,不满了瞪了眼他。
    “父皇我…”
    朱标有苦说不出,又不敢耽搁时间,只得加速书写。
    手速之快,甚至能看到阵阵残影。
    见状朱元璋这才满意点了点头,果然人都是逼出来的。
    隔壁监室。
    在得知纸上这俩农作物能亩产二十六七石后,朱樉手拿纸张,目光死死的盯着上面的图。
    “先生…”
    朱樉激动的眼睛都红了,林澈看得心里一抽,这小子又犯了什么病了?
    “我大明,我大明有救了先生…”
    朱樉声音哽咽,给林澈跪了下来。
    紧接着就是说出莫名其妙的话来。
    什么君子匡扶社稷,先生拯救大明…
    什么大明有救,皆是先生之功…
    说的林澈差点
第九十七章亩产二十六七石的神物?-->>(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