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词加重了语气,“重视农业,也是要因地制宜。”
    “他在沿海地区,实行海禁,发展农业经济,就是大大的错误。”
    “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条件并不适合耕种。”
    “古语说的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当地海民早就习惯了依海为生,靠捕鱼维持生计。”
    “一旦实行海禁,那些海民不能捕鱼维持生计,又没有合适的土地耕种,他们只能铤而走险,通过走私牟利或者干脆加入海盗。”
    说到这,朱樉似乎有些明白了。
    正如林澈所说,老爹制定的禁海政策,初衷是好的,只是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就是好心办错了坏事。
    隔壁的朱元璋若有所悟,默默的看着墙壁。
    “我们再说第二点,皇上考虑的‘内忧外患’本没有错,却忽视了,开放海禁,不仅能增强大明经济,更是能提高大明的军事实力。”
    “一旦放开海禁,泉州、闽州和番禺的几大船厂一开动,成百上千条远洋船队组建。”
    “既能保护海外贸易的顺畅,更能保卫大明沿海边防。”
    “在大明无敌舰队比起来,张士诚、方国珍旧部的那些小渔船,根本就不够看的。”
    “别说对抗了,就是撞也能将这些余孽,送进海里喂鱼。”
    “这些小鱼小虾哪里还能对大明构成威胁。”
    “到时候大明无敌舰队,纵横在海洋上,所向披靡,就连后来号称‘日不落’的大音帝国看到我大明无敌舰队,也将瑟瑟发抖。”
    林澈说完,猛的灌下一口酒。
    豪气干云。
    意气风发。
    好像自己就是那支无敌舰队的指挥官,睥睨天下。
    朱樉也被林澈豪言所感染。
    呯!
    他拎起桌上的酒坛砸在地上摔了个粉碎,陶瓷混杂着酒水溅的到处都是。
    “岂有此理!”
    朱樉心情激荡,怒火无处发泄,破口大骂:
    “皇上脑袋被门给夹了?!”
    “怎么尽出昏着,不行,咱出去一定找他说道说道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