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七十三章 华夏之歌响彻大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历史的大倒退。

    而清末民初的读书人们,他们活在几百年的黑暗时期,本身认知不足,奴才思维严重。

    把他们自己当下的社会,加上西方的大先进,于是有了批判为主的思想。

    批判思想是对的。

    但受限于时代的局限性,他们把清朝的社会风气代替到整个中华文明的社会中,就显得愚昧。

    正确的认知历史,才能清楚根本,做出正确的选择。

    才有了后世提出伟大中华文明的复兴。

    说明了后世的生产力和思想高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清末民初时期。

    朱高炽很兴奋。

    看到了如此拍马屁的,有吹捧之嫌的文章,朱高炽不但没有反感,反而很高兴。

    后世西方经过长期的发展,生产力的大增长上,同样诞生了新的思想。

    生产力变化的每个阶段,思想也在发展。

    乃至到了后世,开始有了对社会的理论研究,证明了西方社会已经达到的高度。

    那么随着明朝的发展,朱高炽迫切需要符合时代的新思想。

    只有这样,才说明了大明的工业化的文明,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不会有人亡政息的风险。

    “这曹端是大户子弟,还受到大片井制度的波及,导致家道中落,就怕对殿下心存不满。”

    郭彩莲担忧道。

    朱高炽笑了笑。

    郭彩莲是传统女性,有家天下的思想,自然希望全天下都忠心耿耿,是忠君之人。

    皇帝肯定希望如此。

    朱高炽也希望如此。

    可是他经历过许多事,知道禁锢思想和科技,带来的大危害。

    清朝统治者知道外界的发展,他们的根基不是汉族,自然以自己的统治为重。

    明朝的皇帝当然也是家天下。

    可是他们违抗不过大势。

    这就是本质的区别。

    朱高炽从来就没有指望,天下人对自己忠心耿耿,更不会禁锢思想和科技。

    他这代人可以做到,自己的孩子却做不到。

    因为汉人皇族的基本盘是汉人,汉人的文明发展,形成的思想,代表了天下意愿,那么哪怕是皇帝也无法反对。

    正如清朝统治者,非常不满本族子弟贪婪享受,可也无能为力改变,但是他们可以用本族子弟监督天下。

    天下的满城,就是中华文明的牢笼,没有人可以突破。

    直到太平天国的兴起。

    南方的满城消亡了,汉人头上的禁锢扫之一空,带来了新思想的大发展。

    “只要天下富足,国泰民安,强盛辉煌,这才是我们的根基,而所有推动文明发展的人,无论他的心如何,可作出的事情,都是有利于我们的。”

    朱高炽笑道。

    郭彩莲不懂国家大事,见到夫君自信,也就不再多言了。

    儿子学会了跑,女儿也自己能走了。

    郭彩莲只看着自己的儿女,心里就很满足,谁也动摇不了自己儿子的地位。

    朱高炽对于曹端带来的学问,非常的期待。

    不知道在北平的新社会环境中,原本历史达到的高度,又会走向何方呢。

    会不会提前带来明中末期的思想,朱高炽不得而知。

    但无论是曹端历史上提出的人心向善,还是探究宇宙真理等先进思想,都会让自己希望的大明未来社会。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社会,求知世界真理等等,带来新的社会风气。

第五百七十三章 华夏之歌响彻大地-->>(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