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一十四章 你们要不要做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的不解。

    小王爷的话听起来有道理,可实际想来不是那么回事。

    生产机器的工厂才需要多少人,远远无法消化原来工厂提供的岗位多余出来的人。

    朱高炽叹了口气。

    这就是为什么西方国家惧怕中国模式的原因。

    二十年。

    谁敢想只二十年。

    产业升级自然会遇到很多很困难的问题。

    从原本的生产服装袜子帽子,到生产轻电子加工,逐渐到生产家电,生产化工……

    国外工业商品的市场份额,逐年被国内工业商品取代。

    空调,洗衣机,电视,手机,汽车,发电机,发动机……国产定型机,国产印染机,各类的国产设备。

    要知道二十年前。

    这些工业机器可都是外国品牌牢牢占据国内市场,世界上也是如此。

    而二十年后。

    只国内的一家叫做远大的企业,连美国国内的空调市场占额就高达了百分之四十!

    美国喊了一个世纪的自由贸易口号,这个核心策略受到了威胁,他们玩不下去了。

    他们掉转头,开始捡起了贸易保护,这个当年他们最痛恨英国,痛批英国的方式。

    分配社会资源生产模式,这个手段的威力实在太大了。

    所以朱高炽并不担心工业化在北平的发展速度。

    许多人觉得在宋以后施行工业化很难,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古代的技术水平和识字率,以及社会生产力。

    更不了解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的厉害之处。

    他们以西方工业革命的经验去试着了解经济发展,自然就会觉得阻力会很大,发展会很缓慢。

    所以对于这些困难,朱高炽只需要使用老办法,继续优化调节社会资源社会分配。

    当然没有指望达到后世的高度,甚至二十年内,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才是朱高炽的目标。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都不是大的问题,这是西方人说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技术,实际上是对世界历史上原有技术的总结和改进,没有质的变化。

    包括蒸汽机。

    许多人甚至认为只有出现了橡胶技术,保证了气密性,才能发明出蒸汽机。

    没有了解过纽克门蒸汽机和瓦特蒸汽机,也没有真正了解过那个时代的知识。

    而瓦特蒸汽机的核心部件,却是用最简单的生铁制造,并不是当时最好的材料。

    相反。

    现在大明的蒸汽机,有的部件用了五炼铁,有的部件用了九炼铁,有的部件根据需要使用的生铁,从使用寿命上来看,反而比瓦特蒸汽机更先进。

    “从中华重工指导目标来理解产业升级会遇到的问题,你们才能得到清晰的认知。”

    “中华重工追求的不是利益,利益只是手段,目的是对社会资源的分配。”朱高炽又说了一遍。

    许多人恍然大悟。

    他们从商人的角度去想这个问题,肯定是想不通这个问题的。

    经过小王爷的提醒,很多人明白了自己该怎么做。

    密云分区。

    刀具一厂。

    原来有四百余名工人,专门用来生产军刀,完成军工联合办分配的订单。

    随着

第三百一十四章 你们要不要做人-->>(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