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准备,快到对方来不及反应。
如今第一步已经顺利完成了。
但这第二步……
看着身下虽然已经拼命前进,但因为是朔江而上,逆水行舟,速度依旧不算多块的船队,便忍不住摇头。
到如今速度,哪怕一路行舟,日夜不停,等赶到南郑城时,最快也是两天后了。
而两天时间。
如果周人机灵点的话,足够将码头上发生的事情,给传回南郑城内了。
虽然对方就算知道了,短短一两天时间,也很难组织起有效的防备。
但这终究是个隐患。
“得提前做些考虑才是……”
青云子皱眉沉思一下,然后回头,招来一个亲兵,等人赶到面前后,便下令道:“传令罗成将军,稍后等抵达太白府后,便在云浦码头登岸。
然后让其率领本部两万兵马,攻占白石府城。
等占了府城后,再领一部兵马北上,夺下斜谷关,彻底断绝汉中郡与北面周人关内郡的联系。”
汉中郡四面环山,可谓是一处被山岭包裹的小盆地。
其中汉中郡往东,有汉水联通襄阳郡。往南,与西川郡交通的地方,有一座剑门关隔绝南北。
往西,与陇西郡交界之处,则有一座阳平关阻塞要道。往北与关内郡,则是斜谷关。
此三关一水,皆是险要,若能全据之,足以阻塞四方,拒敌于外。
既然没法完全阻隔消息传往南郑城,那么青云子索性也就懒得拦了。
他的目的只是全歼汉中郡的周兵,顺带擒杀那位南柱国大将军东方无云。
此时青云子没法预测对方想做什么,会做什么?
但他却可以保证对方无法做什么。
比如自己先一步派兵夺下斜谷关,堵死周人向北逃遁的道路。
然后让南路军的黄玄率领轻兵,从南面去夺取西边的阳平关。
这样汉中郡三关一水都被掌握在了楚国手中,那么此郡内的周人,自然也就成了瓮中之鳖,再也插翅难逃了。
“此事需要通知黄玄,为保及时,还是联系本体,让他去与对方说吧。”
青云子想了想,便双目微闭,神念集中,开始联系千里之外的本体。
虽然本体与分身之间,能隔千万里联系。
但这种沟通渠道,仅限于本体和分身。本体外的分身与分身之间,却是没有这种能力的。
所以此时青云子哪怕想让黄玄配合,在不浪费时间的前提下,也只能先把自己的打算告诉本体,然后再让本体通知黄玄。
做起来有些麻烦,但相比起自己这边派信使去黄玄那边,花费个一天半载,已经要迅捷许多了。
……
华光殿内,陆渊正召见蕃人使者,跟他们讲明今日已经出兵汉中之事。
正说着,感念到冥冥外的共鸣联系,他不由停了下,眸光微凝。
“唔……需要黄玄的配合吗?”
等接收完消息,他细不可闻的低语一声,随后双目同样微闭,便将从青云子那边接收的信息,通过本体与分身的联系,传到了黄玄那边。
这一来一去,等消息传完,也不过才五六个呼吸罢了。
速度快到下面的蕃人使者,以为眼中的楚王只是稍稍一愣,随后便很快回过了神,根本没发现任何异样。
“大王,您说楚国此时已经开始进攻周国,但恕外臣直言,这些天外臣并没听到任何楚国动兵的消息,也没看到任何动兵的迹象。
此消息是真是假,外臣很难判定。”
下方蕃人的五个使者,其中一个身形魁梧的壮汉一脸为难的说道:“就这样的一面之词,外臣根本无法传讯回雪原,也没法让灵女现在就动身来楚国。”
虽然从内心本能,五个使者心中相信,楚王并不会欺骗自己。
毕竟这种欺骗没有任何意义,很容易就会被戳穿。
但同样的。
正如这个使者所说,楚国这次的瞒天过海之计,实行的实在太好了。
在发动之前,不仅瞒过了自己了,更瞒过了外人,
在汉中那边的消息,具体传回来前,谁也不敢相信,楚国已经开始向周国宣战了。
因为此时在外人眼中,楚、周两国依旧是那个准备进行粮食贸易,正处于蜜月期的半盟国。
这种表象之下,谁敢相信楚国会一言不合,甚至早有预谋的对周国动手?
要知道楚国可是刚刚死了一位先天,一位丞相,朝堂内外都有些动荡不稳。
在边界上,宁国数十万大军,可还在江东那边盯着呢?
内忧外患之下,楚国怎么敢,怎么有这个胆子进攻周国?
哪怕是已经和楚国达成盟约的蕃人,在任何迹象都没出现的情况下,也不敢确信,楚国真的已经动手了。
实际上。
自盟约旅行之后,随着时间过去,看着楚国这边依旧没什么动静,这些蕃人心中都有些着急,开始怀疑楚国是不是就想从他们手中骗一笔银子,其实并没打算对付周国。
基于这点怀疑,他们都有些按耐不住,想要催促游说,让楚国快点履行盟约了。
没想到他们还没来得及行动,楚王就召集他们,告诉自己已经动手了。
“此事母庸置疑。”
看着下方有些惊疑不定的几个使者,陆渊没在意他们那点怀疑,只是道:“孤刚刚已经得到消息,此次我委任征讨汉中的两路兵马,都已经开始行动。
尤其是主力所在的襄阳兵马,更是已经击破周人在汉中的西境守兵,此时正朝着汉中郡城而去。
速度快点的话,想来不用三五日,可能就能夺下南郑城了
第327章初胜迎礼-->>(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