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的精锐不在话下。
只要能有五万战兵,再以自己实力,那么宁海国也勉强可以自保了。
至于原本的精兵十万,征战天下,这只是未来的广大愿景。
如今先解决了自身存亡,才是去考虑那些未来的时候。
而见到苏玄歌领命了,白梦阳又继续道:“周人连夜遁逃,主力此时已不在城中。这支兵马,绝不可令其逃回襄阳。
否则襄阳城高池深,再有重兵屯住,我等纵然倾尽全力,怕也难以攻下。
所以本将将亲率精锐,连夜追之。”
说到这,白梦阳看着严望秋道:“南海王,等下我便率麾下三万兵马,先行一步,追击周人。
但为了以防万一,南海王也请动员部众,稍后我一步,领兵追来。
最后我等共同会师于襄阳城下,与长沙王合兵,共破此城。”
相比于白梦阳的朝廷精锐,严望秋麾下的普通民夫,虽然经过这大半月的惨烈厮杀,已经历练出了一点军队模样,有了些凶悍之气。
但仅此依旧不够。
没经过训练,不明白队伍,甚至身体素质都跟不上。
这样一支军队,你指望他趁夜追击,是根本行不通的。
所以如今追击的职责,只能落在白梦阳麾下的,三万朝廷精兵身上了。
至于严望秋的兵马,只能让他们慢慢行军,从后面跟上了。
严望秋没苏玄歌那么多心思,此时看到周人遁逃,破贼机会已经到来,心下高兴,当即回道:“武安侯放心,本王这便回去召集兵马,稍后便可出发。”
白梦阳微微点头,然后看着营帐内兴奋的众人,朗声说道:“诸位,今次周人已败,襄阳震动,此乃百年难遇之良机。
我等南人,能否攻破襄阳,能否打得北人不敢南顾,便在此一遭了。
击破襄阳,攻克此郡,则周人损兵二十余万,战死一位柱国,南部防线大开。
周国南阳、汉中诸郡,皆受我兵锋威胁,可任由我予取予求。
届时别说收复西川郡了,周人再丢一二郡,也都非不可能。
到时周人损兵折将,连失国土,受此重创,将再无力南侵。
我等北部威胁,也将迎刃而解。
此关乎我的兴亡存失,关乎百年大计,还望诸君奋勇戮力,与我共破周人。
为子孙后代,打下百年太平。”
帐内众人听到此言,皆不由热血沸腾,慨然道:“我等愿随将军,破灭周人,为子孙后代,打下百年太平。
白梦阳大笑一声:“那好,既如此,诸君执行军令去吧。”
至此,军议落下。
随后,苏玄歌返回自己军营,开始召集营中剩余的五万余兵马,把人全都唤醒,开始又一次领兵攻城。
严望秋也在召集部伍,不过经过大半月奋战,他手下剩余的兵马确实比苏玄歌少了许多,只剩下将将四万人。
并且这些人士气低下,厌战情绪浓厚,已隐隐有着不稳。
好在此时传达军令,告知她们周人已逃,此次事前去追击的。
这些士兵总算才没有爆发出来,反倒开始欢呼。
周人已经逃了,这不就是意味着,他们不用再冒险攻城,不用再担忧着自己,会不会死在残酷的攻防战下。
反而周人已经丧胆,那他们便可痛打落水狗,趁势追击,然后在途中捞一笔。
嗯,就是捞一笔。
别指望这个年月的士兵,有多么崇高的理想。
那些久经训练,有着军纪约束,同时军饷按时发放的正规军还好点,只要军法执行严格,多少能够做到不扰民。
但那些被强拉而来的民夫,本就没有军饷一说,又要冒着巨大危险卖命拼杀。
到打了胜仗后,你还不让他们去抢劫捞一笔,这是真的不把人当人看啊?
信不信就算你是先天,是国王,人家逼急了,也敢站出来咬你一口啊。
所以这个时候,南海国的众多士兵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这一路追击,路过城镇村落,能抢多少银子财货,能睡多少娘们了。
嗯,大头兵们的愿望,就是如此的朴实无华,简单直接。
不提南海、宁海二国这边在动员士气,在开展军议之前,早就开始调集兵马的朝廷一方,在军议结束之后,就已经聚集了三万兵马。
于是武安侯亲自领兵,领着他们就寻着周人撤离的痕迹,一路向北追击。
如此奔袭一夜,总算在七十里外,大军先锋骑兵,追到了周人一部兵马。
没得好说。
白梦阳亲自冲阵,一个照面,就击破了这只千余人的兵马。
然后询问俘虏,得知其他周人方位之后,又继续领兵前进。
这一路又是追击三十余里,期间连破周人五支兵马,击溃俘虏五千余人。
最终在荆门府最北的长林县,追到了暂时屯于此地,收拢当地兵马的张蝉衣。
随后双方又是一场大战,张蝉衣还是不敌,又是被白梦阳打的重伤遁逃,最后命悬一线,领着千余残兵,总算是逃出了一条生路。
但其手下万余兵马,却是都丢在了长林县。不是被击溃逃散,便是被斩杀俘虏。
而到了此时,一路追击两百余里,虽然白梦阳依旧生龙活虎,但他麾下兵马,一日一夜的追逃,却已经疲困至极了。
因此哪怕再是不愿,白梦阳也只得停下追击,一边派人去搜抓散落的周人,一边在长林县屯住休养,等待严万秋的后续大军。
这一路追杀,他击溃俘虏周人近两万,途中更是连克两县,收获已然极大。
剩
第227章再斩先天-->>(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