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使君的义弟,却也是朝廷正式册封的汉寿亭侯、徐州牧,跟使君是平级的。”
    “吕布争夺兖州,云长响应臧洪求援而擒吕布,跟使君何干?”
    “兵对兵,将对将,曹操尚未出现,使君自然不能先出现在兖州。”
    张飞恍然大悟:“俺明白了,大哥若是响应臧洪求援去擒吕布,曹操必然会以天子名义斥责大哥。”
    “大哥不出现在兖州,曹操就只能去斥责二哥。”
    “可不论曹操如何斥责二哥,也不会影响大哥的名声。”
    “曹操跟大哥各执一词,哪怕是天子来了也只能安抚。”
    “俺这就去徐州。”
    另一边。
    刘备则是来到了寿春,见到了袁术的儿子袁耀和袁氏旧部。
    虽然袁术是因为败于刘备而亡,但袁耀并未因此而憎恨刘备,这还多亏了袁术的女婿黄猗。
    在黄猗的协助下,袁氏旧部相继选择了臣服刘备。
    毕竟袁耀和黄猗都臣服了,其余人再坚持也没什么意义。
    “罪将袁耀,见过左将军!”袁耀的姿态放得很低。
    刘备则是亲身上前,扶起袁耀道:“贤侄勿需如此,备跟令尊之间的仇怨,不会祸及家人。”
    “令尊虽然误入歧途,但临终时也幡然醒悟,袁氏一族本是大汉忠臣,不能因为令尊一人就抹杀了四代功绩。”
    “贤侄要谨记令尊的教训,虚心向学,今后同为大汉效力,亦可再复袁门威望。”
    袁耀顿时感动不已。
    这要是换做其他人,早就将袁耀等人斩草除根了。
    袁术虽然死了,但袁氏的门生故吏尚在。
    在袁耀和黄猗的引荐下,刘备造访了淮南的袁氏门生故吏。
    不得不承认,在魅力这方面,刘备在当世是屈指可数的。
    袁氏旧部虽然投降了,但每日里都会担心事后受到清算。
    如今有了刘备亲自承诺,袁氏旧部的心也终于变得安稳了。
    刘备信义之名,早就扬名青徐扬三州,亲自承诺过的话,是值得信任的。
    数月时间,刘备的足迹就踏遍了扬州诸郡。
    从淮南袁术旧部,到庐江陆康,再到豫章华缉、丹阳周尚、会稽王朗、吴郡许贡,即便是性格暴虐的许贡,都被刘备的仁德折服。
    而在扬州避难的名仕许劭,更是评价刘备为“命世英才”,意为:顺应天命而降世的英雄之才。
    如果不是刘协还活着,许劭更想评价刘备为“光武之姿,中兴之主”,认为刘备能如光武帝一般扫荡群寇,三兴大汉。
    “也不知显谋的计划进行得如何了。”
    曲阿,刘备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了驿馆。
    早在一个月前,刘备就得到了关羽送来的书信。
    虽说郑平让张飞告诉关羽,暗中出兵泰山郡是郑平私自调兵,但关羽还是遣关平前往扬州给刘备送信。
    倒不是说关羽不信任郑平,而是在关羽心中,即便是暗中出兵也是要通知刘备的。
    刘备没有多想,毕竟刘备南巡、郑平去兖州,这是一开始就定下来的。
    刘备担心的是,自己南巡时间太久,会影响郑平的谋划。
    “使君南下徐扬二州,目的是为了整顿二州的人力和物力。”
    “支持使君的人越多,我可以调动的人力和物力才越多。”
    “现在已经不是一城一池的争夺了,一旦大战开启,比的就是双方的钱粮消耗。”
    “谁先耗尽钱粮,谁就会输!”
    郑平的话,历历在耳。
    越早整顿青徐扬三州的人力和物力,郑平能调动的人力和物力才会越多,这计策用起来才会更顺畅。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整顿青徐扬三州需要个三年五年,郑平是绝不可能去兖州行计的。
    “如今扬州各郡太守,都已经明确表示会支持北伐,钱粮也在陆续运往青州。”
    “显谋,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刘备看向兖州方向,眼神中多了几分凝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