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的!”
    “董太师若想结好兄长,怎么也得让宗正卿定宗族世谱、诏告兄长汉室宗亲之名。”
    “兄长又迎娶了平原王的外甥女为妻,平原王又是桓帝的亲兄弟,这论资排辈,兄长跟天子也应有叔侄情分。”
    “刘长史,可听得明白?”
    刘艾暗暗吃惊。
    关羽说得如此干脆,显然早就猜到了今日局面。
    这青州刺史刘备,不是池中物啊!
    “关将军,刘刺史的要求在下会如实回禀给太师。”
    “倘若太师答应了,关将军是否会退兵?”
    刘艾静静的打量关羽,仔细观察关羽的表情眼神变化。
    但关羽却没给刘艾机会,起身送客:“刘长史,其余的事,待关某见到了青州牧的诏令印绶还有宗族世谱诏令再谈吧!”
    说完。
    关羽的亲卫直接将刘艾给轰出了军营。
    “宗族世谱诏令,还要论资排辈跟天子论叔侄?青州刘刺史的野望不小啊。”
    被轰出了军营的刘艾并未生气,反而对刘备产生了更多的兴趣。
    让宗正卿定宗族世谱、再以天子令昭告,这是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刘备是正儿八经的汉室宗亲。
    而不是某个宗室王的后代!
    这意味着,一旦董卓答应了刘备的要求,刘备的身份会跟幽州刘虞、益州刘焉、荆州刘表和兖州刘岱一样了。
    以宗亲身份牧守一方,这样的身份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青州牧能相比的。
    简单来讲,倘若董卓以后想使坏,再以天子令委派一个青州牧,刘备都有理由拒绝!
    想要罢黜一个宗室大臣,那是需要面见天子才能决断的!
    不是某个人拿着圣旨就能取代宗室大臣。
    尤其是,刘备还跟天子论了叔侄,这就更不是轻易能罢黜的了。
    而宗室大臣受刘协的诏令牧守一方,也相当于承认了刘协这个天子的正统性!
    天子的正统对董卓而言,同样是很重要的。
    袁绍等人讨伐董卓,便是不承认刘协这个天子,这也是董卓会同意李儒的提议,毒杀刘辩的原因之一。
    刘辩都死了,剩下的刘协不承认也得承认!
    毕竟灵帝就两个儿子,死了一个,剩下的不是正统也是正统了。
    袁绍见刘辩死了,自然不甘心拥立刘协,于是暗中唆使韩馥劝刘虞称帝。
    虽然没有成功,但也让董卓心惊不已。
    万一刘虞真的称帝了,那他这挟天子以令诸侯可就没用了。
    在刘艾回来,将关羽提出的要求告诉董卓后,董卓几乎都没怎么多想就同意了:“青州本太师管不了,给不给青州,青州都由刘备掌控。”
    “但若能以天子诏令册封刘备青州牧,再让宗正卿定宗族世谱、以天子令昭告,那青州就等于承认了长安的天子正统了。”
    “至于论资排辈,跟天子论叔侄,嗯这个不能直接写在诏令中!”
    “长史,你速速回长安,准备相应的印绶圣旨。”
    至于麴义和曹豹,刘艾并未见到就被轰了出来。
    董卓也不打算多花精力去招揽。
    毕竟韩馥和陶谦,都是朝廷任命的冀州牧和徐州刺史,如今跟着卢植来勤王,也等于是选择了当叛臣。
    能让刘备的兵马退去,已经是大胜了。
    刘艾的行动很快。
    毕竟这洛阳到长安也就八百里,使者往返比行军可快多了。
    不过数日的时间,青州牧的诏令和印绶,以及宗正卿给刘备定的宗族世谱等等,再次送到了关羽手中。
    “关将军,你要的东西,太师已经准备妥当了。”
    “但跟天子论叔侄辈分,这牵涉太多,天子虽然私下承认了,但明确表示不能写在诏令中。”
    “是我亲自去办的!若你不信,可找懂的人鉴别真伪!”
    刘艾将圣旨印绶等一一给关羽看,又怕关羽不懂还进行了防骗解说。
    “刘长史稍待!”
    关羽起身,直接将圣旨印绶等拿到卢植营帐中,鉴别真伪。
    事关重大,关羽可不敢有半分疏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