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也是心事重重。估计都觉得前景非常不乐观。
    日寇这一连串的攻势下来,从南到北,不知道又有多少的国土沦陷。多少的国军要损失在战斗中。
    华夏会亡国吗?
    中华民族会再次沉沦吗?
    估计他们两个的心头,都是阴影笼罩。
    唉……
    必须抖擞精神了。
    眼下,放眼全世界,只有他张庸能帮助他人振作。
    “来人!”
    “到!”
    “接通第三战区长官部的电话。”
    “是。”
    杜松岳去安排。
    一会儿,有人来报,100军电话接通。
    拿起话筒。
    “喂……”
    “专员大人,是我,龙慕韩。”
    “龙军长,你们遇到的日寇有多少人?其他地方还有爆发战斗吗?”
    “大约一个中队。一百多人。和我们短暂交火,就迅速退走了。留下三十多具尸体。其他地段没有发生交火。”
    “好。提高警戒。严防日寇偷袭。”
    “明白。”
    挂掉电话。
    查看空指部地图。
    没发现日寇重武器向庐州移动。
    应该是日寇在侦察。以确定国军主力的位置。
    日寇在向北进攻,必须保护侧翼安全。这是最基本的军事常识。
    如果能够占领庐州的话,无疑更好。
    那么,日寇会向庐州发动进攻吗?不好说……
    现在的情况,看起来很乱。其实,都是有计划,有预谋的。
    日寇的战略,是沿着津浦铁路展开。
    这边,是头号重点。
    在打通津浦铁路之前,日寇不可能向第三战区猛攻。
    因为金陵自身都不安全。只要徐州还控制在国军的手中,金陵就会受到威胁。
    所以,第三战区的战斗,应该不是主攻。
    桐庐沦陷,可能是意外。
    “报告,第三战区长官部的电话接通了。顾司令长官在线。”
    “好。”
    张庸拿起话筒。
    顾祝同很有诚意。自己也得照顾一下。
    都是抱委座大腿的。现在要一致对外。
    “顾长官……”
    “张专员……”
    “听说,桐庐出了一点小问题……”
    “是的。”
    “顾长官,需要我亲自过去解决吗?我亲自带队将桐庐收回来。”
    “不用了。张专员,你还是坐镇九江比较好。这是委座的命令。”
    “那好。有需要尽管找我。”
    “好。”
    交谈还是很愉快的。
    都是委座心腹。就不用吵到委座面前去了。
    张庸的态度很明确。有需要,我就亲自下场。去将桐庐夺回来。堵住日寇攻击。
    如果我张庸亲自去了,拿不下桐庐,我也不回来了。
    就像是之前在罗店,在大场。
    又或者是紫金山。
    我张庸亲自下场,地面都要炸低三米。
    对方显然不希望自己出现。
    如果他张庸去了,就会显得他顾祝同无能。
    所以……
    第三战区应该会集中兵力,收复桐庐。
    还有蒙城……
    如果有需要,自己也可以亲自下场。
    直接飞到徐州机场,然后去蒙城。带队反击。将日寇压回去蚌埠一线。
    纸上谈兵,他张庸确实不擅长。
    但是,在一线打仗,他很在行。
    至于德州……
    那就算了。
    韩复榘不欢迎自己……
    杜松岳回来了。拿着一份电报。
    感觉好忙。
    电报好多。
    没办法,谁叫到处都在爆发战事呢?
    哪怕是作为备份,收到的情报也那么多。可想而知,统帅部本身,会有多忙了。
    “什么内容?”
    “韩复榘又来电,要求撤走69军。”
    “命令69军撤出济南。”
    “这……”
    “别人既然不欢迎,那就撤吧!”
    张庸神情淡定。
    仗打成这样,最终还是要诱敌深入的。
    日寇南下三个师团,硬拼,不太划算。
    将其引诱到微山湖,也就是苔儿庄附近,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一旦日寇在这里被包围,无论是北面的日寇,还是南面的日寇,都难以迅速增援。
    “撤往哪里?”
    “向东。撤退到淄博等地。隐蔽待命。”
    “好。”
    杜松岳草拟电报。
    张庸看过以后,确认无误,签字,发出。
    将69军隐藏起来。等日寇越过济南南下,深入到苔儿庄等地,69军立刻从背后杀出,封堵退路。
    能行吗?
    不知道。但是要试一试。
    万一真的围住日寇一两个师团,他张庸就亲自下场。
    日寇不死也得脱层皮。
    【未完待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