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
    40管的火箭炮!
    一个齐射,就投放40枚火箭弹!
    甚至可以搞个变态版的120管。一次投放120枚火箭弹!
    额的神啊!
    120管啊!
    日寇估计又要被炸的怀疑人生。
    它们一定想不到,在小小的铜陵,居然有那么多的大口径火炮!
    哈哈!
    如果真的能打造出来,以后可以在自己的督察部队推广。
    每个师都搞几十个发射架。随时待命。
    这些发射架,就算是扔掉也无所谓的。
    只要没有火箭弹落在日寇的手里,日寇也不知道那些圆筒子有什么用。
    如果是本地铁匠打造的,日寇就更加蒙圈了。
    土造武器,能有多大威力?
    火箭弹,则是他张庸的秘密武器。除了他,其他人都搞不到。
    苏联人支援的武器里面,并不包括火箭炮。
    那是苏联人的秘密武器。
    等等!
    忽然想起……
    好像这个时候,苏联人还没有车载火箭炮?
    应该是还在研究当中。还没有完全认识到它的大威力。主要研究方向,还是航空飞机使用。
    话说,自己能不能利用这件事,从里面得到一点好处?
    想了想,暂时没有头绪。
    “能打造吗?”
    “行。”
    老铁匠的回答很肯定。
    反复看过以后,确信没有什么高难度。
    就是裹几个铁筒子而已。不要看轻我们这些老手艺人的技术。
    “大概需要多久?”
    “这个不好说。得先打打看。”
    “好的。不要打大砍刀了。你们先忙碌这个。”
    张庸拿出一袋银元。
    没说的。大洋开路。
    想要别人拿出吃奶的力气干活,就得给别人十倍的报酬。
    只要钱到位,别人自然会肝到底。根本不用你催。
    一月十万,公司就是我家。我在公司打地铺都行。
    “好咧!”
    果然,老铁匠浑身是劲。
    立刻叫了其他学徒也来。跟着研究如何打造。
    主要是测量大小、长度之类的。其他的都是小事。稍微琢磨一下,学徒都能完成。
    怎么调整高低?老铁匠也有办法,就是类似关节之类的。分成十二级调整。虽然没有原版丝滑。但是,用起来是没问题的。细小调整,可以依靠地面。
    张庸于是告辞离开。
    确实,发射架难度是不大的。
    可以这么说,火箭弹是最合适他的武器了。
    107毫米口径,最大射程8公里,一次就能大量投放。覆盖面积极大。
    哪怕是被日寇炮火反击也不怕的。
    最多就是发射架被炸掉。反正铁匠铺就能打造。
    以当时的物价水平,最多三个大洋,就能搞一个发射架。便宜得很。
    当然,炮轮子什么的,肯定是没有的。没有橡胶。但是有木轮子啊!
    或者不要轮子。直接抬着走。
    “等等……”
    忽然后知后觉。
    为什么要追求那么多发射管呢?
    我也可以打造三个,或者四个发射管的啊!这样更加轻便。
    装填的时候,速度也快。发射速度更快。
    三个发射筒,两人就能抬着走。甚至,一个人就能背着走。
    快速机动。
    遍地开花。
    这才是它的最新打开方式啊!
    回头。
    去找老铁匠。将新的要求说了。
    首先打造一批三个发射管的看看效果。要求尽量轻便,一个人就能背。
    “好咧!”
    “长官,你就看着吧!”
    拿到了一袋大洋的老铁匠,浑身干劲。学徒也是。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
    果然,当天晚上,第一批发射架就打造出来了。三个发射筒。重量大约二十斤。
    发射筒的铁皮很薄。加了两道铁箍。以防止碎裂。
    张庸看过以后,觉得问题不大。
    没什么后坐力。也没什么膛压。不会爆裂的。
    将火箭弹塞进去。发现有些松动。可能误差会比较大?但是没事。
    以后再慢慢修正吧。眼下,将就着使用。
    于是继续打造。
    到第二天早上,已经打造出十几个。
    果然,在大洋的驱动下,老铁匠和学徒们都肝的厉害。
    连家里的女人都被帮忙叫来拉风箱。炭火烧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旺。一片热火朝天。
    “很好!”
    张庸非常满意。
    立刻命令145师组建一个特种炮兵连。专门装备这种三个发射筒的简配火箭炮。
    然后自己找来电池和电线。开始装电发射。
    没有开关。只能手工接线。
    所以,有一点点危险。但是不多。电线拉长一点点。
    随后,张庸就亲自带着屈原山等人,到前线去实验。
    东西好不好用。实战说话。
    
第1440章,手搓大筒子-->>(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