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县上空。
    “帕洛夫,你还有多少油料?”
    “报告!张,我还有三分之二的油料。航程大约三百五十公里。”
    “你的目标距离你大约五十公里,追吗?”
    “当然!追!”
    “那好。帕洛夫小组,你们集体右转,航向45,高度3700,速度300。”
    “明白!”
    帕洛夫小组立刻转向,向余干县方向飞去。
    如果没有明确的指令,他们是不可能这样操作的。因为根本不知道敌机在什么地方。
    按照操作规程,只会近距离搜索,不可能跑到五十公里之外。
    但是现在,明确知道目标在什么位置,战斗起来简直是太爽。
    “叶戈罗夫小组。”
    “张!我们在等你的指令!”
    “你们右转,航向80,高度3600,速度280。”
    “目标距离我们多远?”
    “敌机不在这个位置。但是你们要跟着我。否则,无线电会中断。”
    “明白!”
    叶戈罗夫很有耐心。
    他明白张庸是要先处理约瑟夫那边。
    约瑟夫要飞行五十公里追击目标,张庸必须跟着去。否则,无法下达指令。
    当时的无线电,最大传输距离,也就是五十公里左右。
    一旦离开这个距离,通讯就受限制。
    如果没有张庸的指令,约瑟夫小组就是盲人摸象,根本不知道敌机在什么地方。
    技术限制。
    没有办法。
    张庸自己也跟着转向,以保证约瑟夫小组在无线电范围内。
    羡慕后世的卫星通讯啊!距离超远!
    哪怕是在机场里面舒舒服服的躺着,都能顺利的指挥战斗。
    “张专员……”
    频道里面传来章平的声音。
    发现好一会儿没有人说话,他才敢插话的。
    “已经击落第四架敌机。”
    “坠毁地点应该在前坊镇和七里乡之间。”
    “禁言!”
    张庸简短回答。
    章平没有回应。
    被禁言了。
    空中通讯才是最重要的。
    地面无法得知空中的情况,只能是耐心的等。
    每个地面指挥人员,都必须拥有超强的心理素质。因为患得患失的过程,实在是太煎熬。
    “约瑟夫小组,你们距离敌机很近了。”
    “目标在你们右前方,大约八公里的位置。你们想要咬尾攻击,还是侧翼开火?”
    “张,我们听你的指令。”
    “那准备侧翼开火吧。保持航向155,高度4900。”
    “明白!”
    约瑟夫小组开始提升高度。
    目标敌机飞的很高。显然是在寻找相对安全的空间。
    5000米……
    2000米……
    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
    日寇飞机似乎比较安逸。轨迹一直相对稳定。
    它可能不会想到,自己已经飞到4900米的高空,居然还会被对手盯上。
    1500米……
    800米……
    “约瑟夫小组,你们即将看到目标。”
    “你们决定如何开火。”
    张庸终止下令。
    约瑟夫等人扭头,左看右看。
    没看到敌机。
    周围只有凌乱的云层。
    大大小小的云朵,杂乱的飘荡在空中。
    难道……
    蓦然间,云层里面有飞机窜出。
    哦!
    目标来了!
    约瑟夫顿时眼前一亮!
    好精准!
    日寇飞机就在自己的前面。
    “开火!”
    “开火!”
    约瑟夫毫不犹豫的下令。
    同时扣动扳机。
    “嗤嗤嗤……”
    “嗤嗤嗤……”
    一串串的子弹向前面飘去。
    结果,没打中。
    高度相差了一点点?
    日寇飞机立刻加速。试图逃离。
    结果……
    后面的一串子弹命中了它的翅膀。
    受损的翅膀被高空的气流撕裂,导致飞机开始失控,速度也骤降。
    约瑟夫立刻转向,然后继续开火。
    “嗤嗤嗤……”
    “嗤嗤嗤……”
    其他伊-15战斗机也跟着开火。
    一串串的子弹,向失控的日寇飞机席卷过去。很多子弹都打中了。
    但是日寇飞行员并没有被打中,它还在试图操控飞机。可惜没用。
    被追着射击。
    更多子弹打中。然后起火。
    最终,日寇飞机完全失控,向着地面翻滚着坠落。
    飞行员爬出驾驶舱,跳伞逃生。
    张庸也看到了。
    无动于衷。
    跳伞?
    那就等着被活捉吧!
    这里是哪里来着?当地的老百姓有得忙了。
    “张!我们命中了!”
    “好。”
    “确认敌机坠毁!敌飞行员跳伞了!”
    “收到。你们返航吧。”
    “是!”
    约瑟夫高兴的答应着。
    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可以返航了。
    带着胜利的喜悦,返航!
    “调整航向290,机场在你们前方九十公里。”
    “明白。”
    “禁言。”
    张庸将对方踢出群聊。
    没你们的事了。
    从现在开始,只有叶戈罗夫一个小组需要指挥了。
    顿时感觉轻松了很多。
    还别说,同时指挥三个小组,神经绷得很紧。
    生怕哪个小组出错,然后出现意外。
    人脑的确很精密。但是,无法像电脑那样,承担高强度的长时间的计算。
    好在,系统保佑,前面两个小组的任务都圆满完成。
    都是一个照面解决战斗。
    事实证明,空战就应该这样。
    一击致命。
    
第1384章,空战就该这样-->>(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