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请老师你推荐了。”
    “我也这边没有合适人选。”
    “那到时候再说吧。”
    “好。”
    两人简单商量着。
    倒也不是很着急。总会找到人的。
    毕竟是一个师长的空缺。肯定有人愿意补上的。
    张庸甚至想到了余程万、方先觉等人。他们目前应该还是团长级别。
    直接从团长晋升到师长,应该会心动吧……
    其实,张庸对师长的要求并不高。能力中规中矩即可。
    中规中矩的意思,就是不会被日寇包饺子。不会被日寇一仗就全歼了。
    幸好,这样的危险比较低。
    事实上,日寇的战略战术也不高明。
    日寇从来都不打歼灭战。
    所以,很少有国军被日寇包围全歼的。
    基本上,只要不是傻瓜,都能突围出去。除非是老蒋瞎指挥。
    淞沪会战,就是老蒋瞎指挥。
    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左右观望。举棋不定。
    金陵会战也是,没有任何事前安排。事到临头,才急急忙忙指定守城人选。
    结果可想而知。
    但是日寇的战略,确实说不上高明。
    日寇的战术就是攻城略地,只要击溃当面之敌就算完成任务。
    它们的目的,并不是追歼国军主力。
    一旦占领目标,甚至连追击都懒。任凭国军撤退。
    各个会战都是如此。
    完成占领目标,日寇就不管下一步了。
    每次会战,日寇出动的兵力也是仅够。
    就是能够将国军击溃。但是却不可能将国军包围起来全歼。
    不像德国人,一个基辅,就围歼几十万。
    后来苏联人缓过气来,也一口气围歼德国人几十万。
    其他国家打的都是歼灭战。
    大量军队被围歼,元气大伤。很难恢复元气。
    而国军虽然连续惨败,丧师失地,但都是被击溃,撤退到后方,补充以后还可再战。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中规中矩的师长,基本上能保证部队不会被包饺子,被全歼。
    终于……
    电话接通。
    “喂……”
    “龙慕韩师长吗?我是张庸。还记得我吗?”
    “哦,是张专员啊!”
    “龙师长,我有个事情,想要和你商量商量。”
    “专员你说。”
    “我目前是成都督察军务。有一个师还没有师长。不知道龙师长有没有兴趣?”
    “师长?”
    “对。师长。下辖四个旅,十二个团,大约两万三千人。”
    “这么多?”
    “是的。但是部队情况比较复杂。可能会有比较多的困难。工作难度比较大……”
    “我去。”
    “什么?”
    “只要专员不嫌弃,我答应去。”
    “真的?”
    “真的。”
    “那就好。我立刻和侍从室打招呼。”
    “谢谢专员。”
    “等我电话。”
    “是。”
    龙慕韩肃然回答。
    张庸很满意。于是挂掉电话。
    没想到龙慕韩回答的如此爽快。有些意外。
    还以为他这个黄埔一期生,对杂牌部队可能不感兴趣呢!
    看来,自己或许可以扇动一下蝴蝶的翅膀?
    历史大事是不可能改变的。他没这个能力。但是,改变一两个人的命运,或许可以?
    比如说,改变龙慕韩的命运。
    如果龙慕韩的人生轨迹没有变化。明年的兰封会战,他就会背锅。被老蒋下令枪决。
    但是,如果他来230师担任师长,和自己建立关系。那么,何应钦和桂永清,就不可能将责任推到龙慕韩的身上。
    打电话给侍从室。
    很快找到林主任。
    简单报告。
    “少龙啊,这个事情,委座肯定会同意的。我回头就报告委座。”
    “好。”
    张庸闲聊两句,挂掉电话。
    确实,将龙慕韩调过来。没什么难度。委座肯定会批准的。
    黄埔一期生,调任川军师长。这是他梦寐以求的整编方案。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去德阳。
    去亲自看看这个230师什么样。
    通报。
    出发。
    随行的依然是杨兆元。
    骑马。
    一百多里。
    中途过夜。
    终于,在第二天午后,到达230师驻地。
    地图边缘开始出现黄点。
    一个,两个……
    三个,四个……
    越来越多。
    进入军营以后,半径1000米范围内,居然有二十多个黄点。
    得,来对了!
    230师不用自己操心了。
    交给红党和龙慕韩操心吧!他看着就行。
    集合部队。
    准备点名。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