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备队长嗫嚅着回答。
    张庸心知肚明。
    正在修的意思,往往就是已经停工了。
    一旦停工,就是永远。再也没有下文。
    显然是没有人重视。
    的确,挖掘防空洞,费时费力,还需要大量的钢筋水泥,还不容易出成绩,谁乐意啊?
    老蒋自己都不会重视。
    花那么多钱,挖洞?开玩笑……
    忽然心思一动。
    随身弹药空间有更新。查看。发现多了88炮的炮弹。刚好一百发。
    皱眉。
    才一百份炮弹。能做什么用?
    高射炮防空,靠的就是海量的炮弹。随便开火,都是用千、万计算的。
    一百几十发炮弹,就是放个烟花。还是小规模的。
    “88炮的弹药储备如何?”
    “备弹一百八十发。”
    “每门?”
    “不。九门炮总共备弹一百八十发。平均每门二十发。”
    “哦……”
    张庸神情漠然。
    这个结果,在他的意料当中。
    有炮无弹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德国人做生意也是精明的要死。
    卖给你大炮,赚你一笔。后续炮弹,赚你更多。
    而且,德国人的炮弹,只有他们自己能够生产。和其他列强的是不通用的。
    尤其是这种88炮的炮弹,绝对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那价格绝对是天价。
    难受……
    受制于人的感觉就这样。
    无奈……
    “有高射机枪吗?”
    “没有。”
    “苏罗通机关炮有没有?”
    “有三十挺。”
    “有这么多?”
    张庸又有些惊喜。这个数据不错啊!
    苏罗通20毫米机关炮,其实防空性能比88炮厉害得多。相对效率也更高。
    “是的。”
    “备弹量。”
    “三千三百发。”
    “哦……”
    张庸又郁闷了。
    三十挺机关炮,备弹三千发。
    平均一门机关炮才100发。那就是几分钟的事啊!
    苏罗通机关炮的射速是非常高的。使用的好像是15发弹匣。刷刷刷,可能几秒钟就全部打光了。
    说真的,如果是换弹匣的速度足够快,一分钟就能打完。
    然后做什么呢?等着挨炸吧。
    唉……
    有炮无弹……
    有枪无弹……
    对于江阴要塞来说,根本就是死地。
    摇头。
    来到黄山炮台的最高处。
    举起望远镜。观察江面。
    江面相当狭窄。完全被炮火控制。
    理论上,只要大炮没有被摧毁,炮弹足够,日寇军舰就不能进入。
    问题是……
    日寇有飞机!
    日寇海军有航空母舰!
    而国府空军的战斗力,目前还是未知数。
    但是可以肯定,绝对不是日寇海军航空兵的对手。制空权是日寇的。
    很悲哀的现实。
    此外,日寇还可以从陆地上发起进攻,从南面威胁江阴要塞的侧翼。
    而大口径的重炮,都是面对长江的。无法掉转炮口。
    而用来防御陆地攻击的部队……
    “专员?”
    陈书童的声音传来。
    张庸将思绪拉回来。
    “想说什么?说吧。”
    “日谍……”
    “炮台里面没有日谍。”
    “那就好。”
    陈书童松了一口气。
    没有日谍就好。否则,肯定又是一番风波。
    “是的。”
    张庸表示赞同。
    或许,这是唯一的好消息。
    炮台内部,守备队的所有人员,都没有日谍。
    日谍担心发生意外,所以,还是不敢直接在国军里面安插人员。但是,肯定会收买某些人。
    炮台守备队的成员里面,有没有汉奸,无法判断。
    即使没有,估计炮台的信息,也早在无意中泄露。
    那个谁,钱老板。就是日谍啊!
    如果他要搞情报的话,哪个炮台的情报搞不到?
    现在的重点——
    不是抓日谍!而是搞装备。
    需要大量的给江阴要塞增加武器弹药,修建防空洞。
    否则,明年战火燃起,只有被动挨打的份。所谓的要塞,可能抵挡不了两三个月,就得崩溃。
    难!
    老蒋这次真的是给自己选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偏偏是系统的基地车,还要在这里展开。他不敢掉以轻心。万一江阴要塞被占领,基
第1062章,难道我才是指挥官?-->>(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