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战你为首功,本帅会报与官家。”
    看到正在江陵府衙门前迎接的梁崇义,李光弼上前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说道。
    听到这话,梁崇义大喜过望。
    他连忙上前,凑到李光弼身边,压低声音问道:“李伸乃是李璬长子,要如何处置为好?”
    这个问题说大不大,说小还真不小。
    毕竟,现在方清也只是汴州朝廷最大的权臣而已,天子是李琦。即便是汴州已经换了好几任天子,但也都是李家的人啊。
    李伸也是李氏宗亲,并且还是基哥的孙子。一旦处理不好,也会引起波澜。
    “梁将军,有些事情,官家或许不会明说。只是我们这些在前方作战的,要明白该怎么处理麻烦,替官家分忧。”
    李光弼意味深长的说道。
    李伸是基哥的孙子,正因为如此,他才必须要被处理掉。反倒是那些非近枝的李氏宗室不必担心有杀身之祸。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便是这个道理。
    一个人在享受了身份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被特殊的身份所诅咒。
    梁崇义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他这种半路投降过来的,本身在道德上就已经缺了一块。如果不能狠狠抱住新主的大腿,将来被人借题发挥清算,是迟早的事情。
    “末将知道了。”
    梁崇义对李光弼抱拳行礼道,脸上闪过一丝狠辣。
    李光弼微微点头,大手一挥,示意梁崇义速速去办正事。等对方往城墙方向走去的时候,他这才望着梁崇义的背景叹了口气。
    “你是身不由己,我何尝又不是身不由己呢?”
    带兵之人,本身就是会被上位者所猜忌的,这与将领本身的想法无关,只受客观现实的影响。
    梁崇义需要证明自己的忠诚,李光弼同样需要。
    ……
    “官家!官家!十万火急!”
    这天一大早,严庄急急忙忙的冲到府衙,却发现方重勇早已在书房办公了。除了他以外,李筌等人也都在,一个两个,面色严肃,对着墙上的地图指指点点的。
    “不必多言,本官已经知道了。”
    方重勇抬起手,打断严庄即将说出口的话。
    “李光弼孤军攻克江陵,如今这个地方已经成为了一块飞地。李璬势必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加紧夺回江陵。
    传令给叶县的车光倩,让他速速拿下唐州!
    给卢杞下最后通牒,再不投降,破城后直接把他全家挂城墙上!”
    方重勇沉声下令道。
    身旁的大聪明立刻将刚刚那番话记录下来,很快就会变成军令,由枢密院下发给前线的车光倩。
    “官家,如果江陵被李璬夺回,那么目前的大好局面,必定会功亏一篑。
    只是现在,谁去增援李光弼呢?”
    严庄疑惑问道。
    别看李光弼诈开江陵城很轻松,然而从陆路范围看,周边全是荆襄军的地盘。打下江陵,只是从荆襄朝廷南面的防线砸开了一道缺口。
    怎么守住,怎么反击才是接下来要命的事情。
    襄阳地形险要,从南面进攻虽然远比从北面进攻要轻松许多,却也不是一下两下就能处理好的。
    这一战,搞不好还有得打!
    派谁去比较好呢?
    方重勇在心中权衡利弊。
    “官家,封常清现在正坐镇扬州,不如让他领兵增援好了。”
    李筌建议道。
    从扬州那边出发,可以节省不少时间。虽然兵马并非精锐,但也不需要从江陵打到襄阳啊,能把城池守住就行了。
    一旦车光倩攻下南阳宛城,襄阳就变成了一座孤城,被南北夹击,剩下的就是派人去劝降了。
    襄阳的后劲,其实在于南阳盆地。
    仅仅靠江陵的话,除非李璬干出南梁末年侯景之乱的那种窒息操作,否则李光弼很难拿下襄阳。
    “嗯,如此也好。”
    方重勇点点头,从谏如流。
    此刻他正在盘算官府架构改革的事情。
    随着地盘越来越大,旧有的一些制度,已经不太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了,必须做出变革。
    在拿下襄阳后,内部整顿已经是势在必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