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先谈谈标题这个问题,再来谈谈我想说的。
    还是那句话,我不当无知浅薄的作者,希望读者老爷们也不会成为无知浅薄的读者。沉静下来想一些问题,不会浪费你的青春。
    人生毕竟不能倒带,对吧?青春浪费了多可惜。
    好了言归正传。
    孔子看到人们为了追求财富而努力,他认为这是“性相近,习相远”。
    什么意思呢?
    追求财富的心思,是大同小异的;但追求财富的手段,则是千变万化,相去甚远的。
    然后孔子还观察到了,人们虽然都在追求财富,但结果很不一样。少数人追求到了,既富且贵;大部分人没有追求到,且贫且贱。
    于是就出现了“大家都在求财,却出现了贫富不均”的现象。
    于是呢,孔子就针对这件事,问了四个问题。
    第一个:为什么会有贫富的不同,而且富裕里面也有三六九等?
    第二个:这种贫富差距合理吗,如果不合理,是哪里不合理?
    第三个:贫富差距的存在,会造成什么后果?
    第四个: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是针对第三个问题的续问,具体就是如何在贫富差距客观存在的情况下,使得社会安定和谐。
    好了,你们可以先想一想答案,我在这里先不说。放到这篇结尾再说。
    为什么我要把孔子拎出来说呢,因为汉代后面独尊儒家嘛,从这里或许可以找到某些疑问的答案。
    即:为什么古代有些聪明的官员,在后世人看来像是煞笔,完全不懂经商。
    
从孔子的经济思想中窥探士大夫们的治国思想-->>(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