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彻底堵死了,各自有各自的运行通道,各种潜规则,把一切安排得明明白白。
    更可怕的是,历史书上的名人啊,好人啊,这些人,很多都是潜规则的坚定拥护者和资深舔狗。
    他们的形象,某种程度上说,是丑恶的,当然,这是历史的局限性。
    盛唐很好,但很多人,在安史之乱后,其实并不想回到当初那个盛唐。这些人,也并不只有河北人。
    哪怕他们后来过得并不好。
    比如说一些底层的读书人,藩镇节帅给了他们出人头地的机会,而且俸禄起码是朝廷同样官职的三倍以上。他们的心态就很矛盾。
    一方面希望藩镇消失,另外一方面,也很明白,如果藩镇消失了,他们多半也会重新从人上人变成一条狗。
    第一卷,第二卷的相关剧情,并没有发生什么“大力出奇迹”,也没有写什么“底层翻身”。
    因为这個时代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所谓的“奇迹”,所以无论老方也好,小方也罢,他们都不是什么普通阶层,说明白点,他们就是地地道道的权贵。
    区别在于老方想的是维护这个盛唐的摊子到千秋万代。
    而小方觉得大唐烈火烹油,离死不远了。
    书中我并未刻意去丑化盛唐的风物和人物,哪怕基哥,历史上也差不多就这样。
    所以真正让人抑郁的,也正是这个。
    书里面没有出现那种“纯粹该死”的人,所有人也都在努力干正经事,没有因为为了争权夺利而整天啥也不做。
    大唐右相李林甫也是在干正事的,他每天只花了很少的时间在算计人,其他时间都是在办公!
    但饶是如此,
这本书写得要抑郁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