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几十一两百人才能杀对面一两人,现在你怎么突然零伤亡斩首三百级?真当咱们傻子吧。
打了个大捷,都没什么人相信。
这倒是让朱佑樘脸上挂不住了,当即决定下令派人去查,狠狠地告诉这群文臣,我大明的将士有多勇敢,多威武!
结果不查不要紧,一查就尴尬了。
事情的真相是,辽东官军以互市为由,把泰宁、福余两卫的三百多人骗来做生意,借故接风洗尘的缘由,请人喝酒,把人全都灌醉,然后全部杀掉,再向朝廷报捷。
这么一看,弘治朝的文臣们还是有点本事,有真知灼见的。
听到朱元璋好像什么都知道,朱佑樘的脸一下子就有些难看了下来。
太祖皇帝怎么什么都知道啊?
莫非真是在天有灵?
“爹,别犟嘴,在场的都是看过史书的……”朱厚照窃窃私语道。
此时此刻,朱厚照已经成为了朱佑樘的外置大脑。
“朕,朕还有贺兰山大捷……”
虽然有外置大脑,但朱佑樘不想听外置大脑的话,他还在尝试反驳,说出了引以为傲的大捷,贺兰山大捷。
兵事驱人老未闲,衔枚夜度几重关。
地空虎穴藏勍掠,天运神机破大奸。
杀气平吞湖海水,威声高压贺兰山。
凯歌齐唱红旗舞,报道元戎得胜还。
这首诗,是弘治朝名将王越取得贺兰山大捷之后,一时激动,写下的诗句。
而这场称为大捷的贺兰山大捷,战果也不过就是斩首四十二级。
整个弘治朝,胜仗数量寥寥无几,不过是几场罢了。
更多的,则是战败。
而战败之后,朱佑樘也没思考为什么会输,只是大手一挥,降级、停俸,或者干脆就不管,让他下次好好打,别输了。
在这种奖惩机制之下,将士们自然就是屡战屡败了。
“谁家过年不吃顿好的?!你一场战斗,斩首几十级,在场的诸位,哪个不是一口气几千级的?!”
朱元璋听到朱佑樘的话,已经有些脑淤血的,恨不得给他一巴掌,幸好朱标在旁劝阻,这才只是怒斥朱佑樘。
而朱厚照深以为然。
毕竟他也是老爹政策的受害者。
弘治十八年五月,朱佑樘驾崩。
北虏鞑靼趁着皇帝之死,发起了进攻,让刚刚即位一个月的正德皇帝朱厚照狠狠地被扇了一个大比窦。
鞑靼军围攻虞台岭,明军将士死伤七八千人,军品物资丧失殆尽,张雄、穆荣二将阵亡,明军遭遇了自土木堡之后的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惨败。
这笔败仗,被后世史学家算在了朱厚照头上,成为了朱厚照是个昏君的证明,但是……
这跟朱厚照有啥关系啊?他才刚继位,又不是他指挥的,归根结底,还是弘治朝的武备松弛导致的大败!
也就朱佑樘死了,不然这锅轮不到朱厚照背。
而经历了此番大败之后,朱厚照开始整顿军务,在宣府招募乡勇,用以协助官兵杀敌,同时赏罚分明,‘斩虏首一级者给银三十两,愿升者如例加升’。
除此之外,朱厚照还搞战后调研。
弘治十八年八月,朱厚照登基两个多月后,北虏拥众入寇四散无忌,边军不能抵御。
按照弘治朝的习惯,应该就是罚你一个月的工资,然后这事儿就算没了。
但朱厚照却责问边军为什么不能防御,并派人去调查清楚。
这才有了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
于是,
正德四年十二月,木瓜山之战,明军斩首三百五十六级,生擒九人,夺获战马、牛羊无数。
正德五年四月,鞑靼进军庄浪县,大明诸镇多支官军协同作战,斩首一百五十八级。
而后的五六年,诸如此类事件开始显著增多,应州大捷更是不用多说,明军战斗力才得到了些许恢复。
明武宗朱厚照虽然性格有些跳脱,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离经叛道,但这个‘武’字却是名副其实的。
曾经的朱厚
第二百五十一章 武功松弛的弘治朝,可笑的大捷-->>(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