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章 执迷不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近东的局势确实十分复杂,虽然黑海海战失利,邓达斯海军上将阵亡,但前线的英军将领依然有不少人认为战争还未到结束的时候他们还有再战之力。

    其实政客之中也有不少觉得战争应该打下去,但问题是这口黑锅实在大得吓人,没人能承受得起也包括首相戈登。

    所以所有人都是一言不发,气氛再次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

    之前的处境虽然也很窘迫,但大家总算是有明确的目标,因为奥地利帝国的事情不解决不行。

    然而现在事情似乎没有那么急迫了,俄国人虽然也很凶残,但却缺乏主动进攻的能力,或者说前面还有奥斯曼人挡着,所以事情显得没有那么急迫。

    至于在北美的战争到目前为止一切似乎都十分顺利,按照前线发回的消息,占领区的美国人都十分顺从,并没有趁机搞破坏。

    反而是有很多人开始为英军服务,他们不但可以为英军提供各种军事物资,运送补给,还主动成立稽查队维持后方秩序。

    再加上美国人几乎都会使用英语,接管工作简直要多顺利就有多顺利,甚至战争成本都因此下降了不少。

    近东地区的情况也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奥斯曼人虽然不靠谱,但俄国人也没强到哪里去。

    双方绝大多数时候就是菜鸡互啄,英军只需要在奥斯曼人露出颓势时拉上他们一把就好。、

    至少在西线鲁米利亚的群山之中俄国人是半点机会都没有,之前俄军的几次攻势都被联军轻而易举地化解了。

    东线的情况要相对困难一些,帕斯凯维奇的军队确实要强上一些,指挥能力也要远胜西线的缅什科夫亲王。

    不过俄国人并没有制海权,所以打起仗来不得不畏首畏尾。只要英军派出舰队在俄国后方袭扰一阵他们就不得不选择撤退。

    事实上由于补给一直跟不上,帕斯凯维奇已经在考虑后撤,放弃此时获得的土地。

    可现实状况是沙皇不允许,毕竟尼古拉一世可不想把吃下去的东西再吐出来。

    然而双方都清楚俄军后撤是早晚的问题,俄军的补给不足,占领区内的不断反抗都在消磨着俄军的意志。

    与其等到士兵自己崩溃,还不如主动撤退来的体面。

    现在奥地利帝国已经明牌中立,除非奥斯曼人反攻俄国,否则奥地利人没有任何理由参战。

    事实上奥地利人似乎对西印度群岛的事情更为热心,从协议达成之前就在不断向中美洲地区输送人员和物资。

    在正面没有太大作战压力,又解除了奥地利帝国这个后顾之忧的情况下,英国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开销太大。

    地中海舰队,再加上地面上的英国远征军足足有十几万人。

    这些人的花费可是一个天文数字,有人一定会为英军打抱不平,毕竟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英军士兵工资低得吓人,很多士兵战后都穷困潦倒。

    但谁说那些钱都花在了普通士兵身上?

    普通士兵待遇低和战争开销大其实并不冲突,因为有的是人可以替那些普通士兵花钱。

    军官们可不会吃那些食品肮脏变质的食物,更不会睡冰冷潮湿的帐篷。

    高级军官有私人厨师和随行仆从,即便不是住在豪华旅馆也是住在富商豪绅的家中。

    即便是那些低级军官也不会吃那些不知过期了多久的腌制食品的,他们通常会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出钱打造一个军官食堂让专人为他们提供饭食。

    不过这些其实都花不了多少钱,真正要命的是行政系统的低效和腐败。物资从采购、运输,再到分发,中间有太多环节可以牟利。

    军队更是以保密为名拒绝向外界透露任何环节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一英镑能发挥出一先令价值就已经算是他们良心未泯。

    这也是为什么奥地利帝国同时供应两个大国的战争开销,自己还有能力发动多场远征。

    除了德意志邦联分担一部分压力以外,最主要的就是这些虚空交易和回扣。

    “你们为什么都不说话?”

    乔治·汉密尔顿·戈登显得十分气愤,毕竟正是因为这群家伙,英国才走到了这一步。

    “首相大人,您决定吧。”

    约翰·罗素又将皮球踢了回去。

    “你!.”

    

第24章 执迷不悟-->>(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