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奥地利帝国的态度,但从开掘苏伊士运河的态度上,他可以断定奥地利人一定是早有预谋,所以他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即直面整个神圣同盟。
英国从来不会冲在战争的最前线,所以他需要盟友。这个盟友必须足够强大,否则根本就起不到半点作用。
于是乎约翰·罗素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法国、普鲁士、西班牙三国身上,此时还能勉强影响局势的只有这三个国家。
其实约翰·罗素也考虑过希腊,但一方面是英国与希腊的关系太差,另一方面希腊国王奥托一世又是奥地利的死党。
希腊虽然憎恨俄国,但更惧怕神圣同盟,想要让它反水需要的不只是诚意,还有足够的力量。
否则希腊人是不可能为英国卖命的,无论价码多高都没用,毕竟有命拿也要有命花才行。
其实除了盟友的问题,约翰·罗素还有一件事情很头疼,那就是王室似乎也不支持战争。
当然王室并不会直接表态,只不过他们会正常的演讲中加一些限定词。作为一名资深的政客约翰·罗素自然知道王室是什么意思。
这种情况在光荣革命之后是很少见的,此时英国王室虽然无权直接否定议会的决议,她有的是办法影响事情的结果。
“我们的王室来自德意志地区,他们也是德意志人,德意志人不可信。”
约翰·罗素的秘书官悄悄说道,但听在约翰·罗素耳中却是如同惊雷般炸响,他立刻站了起来怒声呵斥。
“你在胡说些什么!”
他一巴掌扇在秘书脸上,用十分严厉的语气说道。
“不许再说这种话,如果再让我听见,我保证把你送上绞刑架。”
“是,是”秘书捂着脸小声回答,他也知道自己的话有些欠妥。
约翰·罗素的额头已经尽是冷汗,如果王室在此刻被推翻可不是什么好事,一场内乱必不可少。
而且天知道,神圣同盟会不会反过来干涉英国呢?毕竟反法战争的起因就是法国人处死了国王,让欧洲大陆上的那些国王们感到了恐惧,所以才纷纷起兵进攻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