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手段,那么必然会导致一系列人间惨剧发生。
而且民族太多,反贼和潜在的反贼也多,只能由国家和教会缓慢推行正规教育,不能将教育权力随便下放,否则培养出来的是帝国的栋梁,还是掘墓人还不一定。
多山的复杂环境也为教育的普及增加了难度,前面提过多次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此外奥地利帝国的工业实力强大,但从本质上讲却是一个农业国,人口集中低也增加了教育成本。
至于所谓的传统观念在强权面前反而是最不值一提的阻力,最好的例子就是加利西亚。
按照当地的传统,无论是乌克兰人,还是绝大多数的波兰平民都不被允许读书,甚至被要求远离学校和书本以免玷污了前人的智慧。
按照习俗,他们被鼓励成为农民和士兵,唾弃知识。
“锄头胜过笔杆,刀枪重于诗篇。”——加利西亚谚语
然而在弗兰茨推行义务教育之后,当地的长老们会带着民兵挨家挨户地“请”孩子上学。
类似的还有特兰西瓦尼亚和多瑙河两公国,以及奥地利帝国在巴尔干地区的那些新领土。
在这些土地上长期以来人们都被教导要无知,要成为农民,工匠,甚至是土匪。
但当奥地利帝国的义务教育真普及到这些地区的时候,他们大多都表现的十分积极,而非抗拒。
虽然奥地利帝国没有进行过普查,但是弗兰茨敢肯定入学率绝对不会低,毕竟海量的投入可不是摆设。
此时的法国还好与历史上的情况大差不差,虽然地盘少了,但路易·拿破仑将教育大权卖给了教会,教会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不过也正因为是将教育大权卖给了教会,所以也导致真正的义务教育无法推行,毕竟教会可不会轻易让渡好不容易才到手的权力。
英国的情况可就惨多了,本来这一时期英国教育的普及率就很低,毕竟普及教育可是要收税的,老爷们家里也没余粮怎么可能再出钱去搞什么教育。
而且按照当时英国的思潮,人笨并不是因为缺乏教育,而是那些人懒惰受到了上帝的惩罚,他们是
第51章 忧伤的戈登-->>(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