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尼古拉一世这一代顾念亲情一意孤行,也没法保证之后的君主们不打奥地利帝国的主意。
此时无论是西亚、中亚,还是远东都远不如欧洲地区发达,无论是人口、资源、技术都难以相提并论。
弗兰茨曾经也考虑过让俄国突破中亚三汉国直取阿富汗,然后南下印度。这样英俄就能变成不死不休的局面。
不过如此布局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中亚三汗国和阿富汗都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否则俄国人也不会在此踟蹰上百年的时间。
然后就是战胜奥斯曼帝国,奥地利帝国究竟能得到什么?东爱琴海群岛?塞浦路斯?又是埃及或者耶路撒冷?
每一项都看起来十分诱人,但又都是毒药。东爱琴海群岛和塞浦路斯之前提过,占领埃及则是奥地利帝国政府的想法,教会需求的自然是圣地耶路撒冷。
埃及确实非常重要,尤其是开通苏伊士运河之后简直可以说是奥地利帝国的海上命脉所在。
但奥地利帝国的高层并没有想那么多,他们单纯是觉得埃及够大,不吃亏而已。
然后和所有殖民国家一样,奥地利帝国的高层看中了埃及的棉花和土地,以及数百万人口带来的税收收益。
除此之外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后,还可以收取过路费和关税。这都可以增加奥地利帝国的财政收入,缓解财政压力。
同时埃及还有数百万公顷肥沃的荒地,这些土地可以安置大量人口,一方面能缓解国内土地压力,另一方面还能缓解民族矛盾,并在埃及培养亲奥势力。
甚至可以与的黎波里合并,打造奥属北非。
不过弗兰茨只能说这是天方夜谭,虽然阿里和他的后代统治很烂,但埃及人的志气还未完全磨灭,仅凭埃及政府还能把埃及劳工集中起来修运河就知道。
历史上拿破仑也进攻过埃及,埃及军队自然无法阻挡处于巅峰期的法军,哪怕是有着河流、沙漠等地形优势。
然而法国人成功了吗?
并没有。
他们最终由于得不偿失不得不放弃了埃
第20章 第二封信-->>(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