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章 狼狈为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一点可以确定未来国家力量的根本依然是暴力,只要保持政府和军队的强势就能占得先机,至少还有掀桌子的能力。

    英国人也在寻求改变,他们正在改良炼钢法,只不过英国人很快就发现奥地利帝国的技术比他们想象中的更复杂。

    炼钢的效率虽然有了大幅提升,但也事故频发,而且与奥地利帝国的钢产量依然有着不小的差距。

    贝塞麦的发明者亨利·贝塞麦此时却是去了法国,成为了拿破仑三世的座上宾。

    此外英国人对海底电缆依然十分执着,他们似乎一定要迈过这三十四公里的海峡,船舶和信鸽已经无法满足他们。

    英国人吸取了第一次被法国渔民斩断电缆的教训,这一次他们没用麻绳作为电缆的外衣,而是直接采用镀锌铁丝,真正做到了坚不可摧。

    英国的“布莱希尔德号”带着巨大的木制绞盘缓缓将电缆放下的同时,法国也派出了军舰对其护航,以确保没有“愚民”再次斩断电缆。

    拿破仑三世的这种行为立刻遭到法国各界的批评,很多人都指责他对于英国过于软弱。

    “我们英勇的水兵,昔日的荣耀追求者,如今却成了英国“电光”的守护者。现代性自有其魅力……”

    ——费加罗报

    “但愿铜线的价格能配得上如此强大的海军部署。或者,这是种新的外交形式?”

    ——法国《愚蠢》杂志

    “比起防备法国的渔民,法国的战士更应防备外敌的阴谋。比起保护英国人的电缆,你们更应该保护我们的人们!”

    ——雨果

    虽说被喷了个狗血淋头,但当英国的第一封电报顺利到达杜伊勒里宫之时,法国高层依然是激动到难以自已。

    “愿铜丝与古塔胶把海峡的怒潮译成和平的符号。”

    拿破仑三世立刻下令回电。

    “愿英法之间的友谊与和平长存。”

    沙皇尼古拉一世对此的评价是“狼狈为奸,肉麻至极!”

    他当天就决定要修一条圣彼得堡到维也纳的电报线.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