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目前这种合金只有奥地利帝国可以制造。
总之造假的门槛被无限拔高之后便几乎没人再敢尝试,毕竟奥地利帝国对假币的打击力度也很大。
高成本、高风险、回报慢的事情可没人愿意去做。
“这玩意真能当钱用吗?谁知道银行会不会赖账?”
粮商自言自语地说道,邻桌的酒客笑着说道。
“你这老帽儿,没用过纸币吗?预期钞总用过吧?你可见过哪家银行赖账的?”
预期钞确实在奥地利帝国已经通行多年,信誉也是一只都有保证,虽然兑换麻烦且有诸多限制,但他不得不承认预期钞让很多交易都变得轻松很多。
“可预期钞都是大额交易,这些纸币可是要顶替咱们手中的币子。我总觉得不踏实。”
这是粮商的心里话,有钱压兜和揣着几张轻飘飘的纸片感觉就是不一样。
“矫情!那现在都是大几千弗罗林的生意,你真要背着几十公斤的白银到处跑吗?不嫌累吗!”
那位粮商没有正面回答,反而反问道。
“可那些银行家会不会哪天突然宣布这些纸不值钱了?”
“你当帝国中央银行是你家门口犹太人开的杂货铺吗?那些犹太人、银行家说了不算的。”
“可万一这个奥地利帝国完蛋了呢?”
粮商的声音虽然很小,但周围的人都缩了缩脖子,就连那名自来熟的酒客也清醒了不少,将一张十五格罗申(0.5弗罗林)的纸币拍在桌子上便叫来了服务员。
“剩下的都是你的小费,不用找了。”
然后又对着粮商说了一句“除非你现在就不在帝国境内做生意,否则你不可能不用到纸币。”
说完便和自己的朋友们迅速离开了酒馆。
实际上绝大多数商人都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了纸币,至于真正的底层平民,其实货币改革对他们的影响不大。
弗兰茨并没有取消那些小额金属货币,这也是出于国情考虑,纸币的最小面额就是0.5弗罗林。
平民很少有人直接使用弗罗林,但取消弗罗林之后对于那些商
第8章 纸币在威尼斯(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