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民族精英不难对付,地方贵族也不难对付,起义的工人农民同样不难对付。
    (民族精英指:商人、工厂主、学者、部分官僚)
    但是可怕的是民族精英阶层和地方贵族联合在一起,再裹挟上流民和穷人,同时伴随着天灾人祸,上述种种因素加在一起,那才是难上加难。
    比起梅特涅亲王的查缺补漏,弗兰茨更喜欢因势利导。
    各种思想的传播也不全是坏处,比如大德意志思想,由于奥地利帝国的强大使更多人愿意接受这一观点。
    尤其是在1838年的天灾之后,很多躲避灾祸和参与赈灾的平民都接触到了大德意志思想。
    弗兰茨改编的那首歌的效果,可比那些教授们口水横飞的演讲效果好多了。
    只不过大德意志思想的传播,头疼的就是北德意志的那些邦国了。
    汉诺威王国,恩斯特·奥古斯特一世作为国王的他,可谓是诸事不顺,先是他的长子因为一次意外失去了视力。
    他接任王国的第二年,一场又一场恐怖的自然灾害几乎掏空了汉诺威的国库。同时他作为英国王位理论上第二位的继承人,遭到了议会的强烈抵制。
    由于德意志关税同盟的规模不断扩大,汉诺威的市场正在不断萎缩,财政状况的恶化,更是反对派的温床。
    恩斯特·奥古斯特一世是个反动派的代表,面对岌岌可危的形势,他选择了废除自由主义宪法,派兵全面镇压反对派,制造了哥廷根惨案。
    数十名教授和上百名大学生被逮捕,其中相当一部分死在了监狱之中,剩下的人也都遭到了残酷的虐待。
    普鲁士的情况也差不多,腓特烈·威廉四世面对的情况要比历史上糟得多,不仅是威廉三世的猝死让他提前登基,还有奥地利加入德意志关税同盟带来的一系列影响都让他焦头烂额。
    军队要钱更新装备,普鲁士的将军们向他保证,只要装备了后膛枪,他的军队将所向无敌。
    腓特烈·威廉四世不知道他的军队,能不能天下无敌,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国库已经空了,只有靠发行国债度日。
    农业大臣要求兴修水利,研
第七十六章 担忧-->>(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