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村卫队也同样迎来了许多新血液。
“镇儿,你要的新衣裳做出来了,快来看看。”
刚一进村,李憨就跑了过来,不由分说的拽着秦镇往纺织厂跑去。
随着李叔手艺的逐渐精益,村里的纺织机也越来越多,一度达到了二百大关。这意味着村里六百多位女性村民中,每三人就有一人是纺织工人。
纺织女工数量的增多,意味着原本的区域已经不足以容纳大家伙的生活生产需求,因此由秦镇牵头、老村长把关、开荒队实施的纺织厂扩建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
秦镇打算将小渔村以西,靠近悬崖的那一大片荒地开垦出来,码上土墙,做一个可以初步容纳一千人的大型纺织厂。
纺织厂分为工作区域和生活区域,内设食堂、宿舍、商业街、医馆,茶楼等等……
目前在建。
在古代是没有地皮纠纷的,只要是荒地,谁开垦就是谁的。
可以预想,一旦建成,将为小渔村扩土五亩,成为近海县方圆数百里的标志性建筑!
秦镇还打算把村子也重新弄一下,按照现代化都市那么去搞,只可惜人手不足,资金不够,计划未定,只能尽请期待了。
此时,纺织厂的厂房内人满为患。
大家伙都看着制作出来的衣服,啧啧称奇。
“好家伙,这衣服真标致哈!”
“就是太漏了点,都露大腿了,这穿出去不得被人骂狐媚子啊!”
“有伤风化,有伤风化啊!”
衣服嘛,讲究的就是特立独行。
想要抢占市场份额,就必须得做一些寻常裁缝铺没有的!
因此秦镇给出了两种方案,让柳娟带着纺织厂的女工照着制作。
一种是休闲敞亮的常服,属于男女都能穿的那种类型,走平价路线专门对口普通百姓。
第二种就是旗袍,对标豪门大户的女眷。
秦镇赶来时,纺织厂的女工们都对着娟秀亮丽的旗袍七嘴八舌,一个个羞红了脸,怎么也不敢试穿。
反倒是那平平无奇的常服,个个穿了一套。
第六十三章:步入正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