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两千三百二十七章 思潮之下的准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都可以做一番大事出来,不必完全居于内宅,相夫教子。”

    顾正臣不知如何说,严桑桑都不相信能顶半边天,更不要说其他人。

    说到底,这个时代没有相应的根基,突然冒出来一句话,谁不将你当疯子看待,说离经叛道、儒学异端都算轻的,没被弄死,只是运气好罢了。

    可问题是,句容三大院已经开始吸纳外地人来做工了,金陵、泉州、广东、福州等地,已经出现了专门招募水手、远航伙计的人才市场,这意味资本主义萌芽事实上已经出现了。

    而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可不只是生产方式的变化,也势必会出现一定的思想变革,顾正臣努力推动格物学院新学,为的便是人才可以跟上变化,可以去引导、控制这些变化。

    但是——

    思想这东西,一旦发展到某一步,必然会出现一两个甚至是更多的异类,以激进的、偏激的方式,试图让时代一下子跳过当下,进入他们理想的乌托邦。

    这些人,站在未来看,有积极性。

    但站在当下看,破坏力很强,伤害很大。

    可大明要前进,铁轨要铺筑,火车都要跑起来了,人的思想不可能不跑一跑。

    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思潮,一个好的办法,那就是应激测试。

    说白了,先丢出去一点东西,刺激一下,看看世人的反应,听听大家的议论,引导下思考的方向,统一下认识,然后再刺激一下……

    用几十年时间,花一两代人,去改变一些固化的思想,比如破除儒学至高无上的地位、万年不变的真理,就很有必要,否则,自然科学的进步很可能被子曰困住。

    在大明,不一定非要去宣传什么平等,追求神马彻底的自由,但理学迟早会演变为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又必然与君权神授冲突,哪天研究地震原理之后,不叫地龙翻身了,研究电之后,发现没神仙,皇帝的避雷针,只是避雷针……

    范政是个异端,自己又何尝不是一个异类?

    只不过,范政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路,也没有办法去改变,自己

第两千三百二十七章 思潮之下的准备-->>(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