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滴在比色板上时,试剂立刻变成了紫红色。
“正常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低于 5%,非吸烟者通常在 2%以下,”张凯看着比色板上的颜色变化,与标准色阶比对后,数值显示为 35%,“这个浓度处于中度中毒范围,会导致头痛、恶心、意识模糊,但还没达到致死浓度——通常需要超过 50%才会致命。”他突然想起气管里的烟灰,“这说明他在吸入大量一氧化碳后还存活了一段时间,甚至可能在火灾中还有过挣扎。”
小林的手指在检测手册上划过,突然指着“碳氧血红蛋白的代谢速率”一栏:“张老师,按每小时代谢 15%计算,35%的饱和度意味着他在停止呼吸前,实际吸入的一氧化碳浓度可能高达 50%,只是在存活的这段时间里代谢了部份。”张凯点头,用记号笔在解剖图上标注出血斑的位置:“这就能解释心肌的损伤了——严重缺氧导致心肌细胞代谢障碍,引发收缩带坏死。”
他让小林取心血做血气分析,结果显示血氧分压 35mmHg,二氧化碳分压 60mmHg,碳酸氢根浓度 22mmol/L。“Ⅱ型呼吸衰竭,”张凯在报告上记录,“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符合一氧化碳中毒的血气特征。但 35%的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不足以解释如此严重的呼吸衰竭,这里面肯定还有其他原因。”
当检测结果出来时,小林突然“呀”了一声。“张老师,血液里的乳酸脱氢酶活性是正常的 3倍!”她指着化验单上的数字,“肌酸激酶同工酶也超标,这说明心肌细胞有严重损伤,可能是中毒或缺氧导致的。”张凯盯着那处出血斑,突然意识到什么:“他在被焚烧前就已经处于严重缺氧状态,一氧化碳中毒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很可能还有其他毒物参与。”
他重新检查心脏的血管,在冠状动脉左旋支的入口处发现了块炭化的血栓。“这里有栓塞!”张凯用探针轻轻挑动,血栓的质地
第1781章 死亡原因的判断-->>(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