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61章 耳钉男子的下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量三唑仑代谢物,浓度0.05μg/ml,说明生前4-6小时内服用过镇静催眠药物。”张凯在解剖记录上批注:“镇静剂摄入可能削弱反抗能力,需结合现场锡纸残留物分析。”

    最关键的DNA提取在生物检材室进行。张凯将王建军指甲缝的毛发置于显微镜下,毛干呈棕色,直径150μm,髓质连续,符合男性高加索人种特征,但海州本地极少有此类发质。“可能是染发或混血,”他将毛发放入离心机,“做STR分型,重点比对Y染色体数据库。”

    然而,三小时后的比对结果让所有人皱眉——全国DNA数据库中无匹配记录,Y染色体分型也未命中前科人员。张凯盯着电脑屏幕,指尖敲击桌面:“不排除嫌疑人使用假发或植入外来毛发误导侦查,但皮屑中的角蛋白显示,使用者近期有频繁接触机油或化学溶剂的职业特征。”

    解剖室的时钟指向十点十七分,张凯摘下解剖帽,后颈已被汗水浸透。他看着眼前两具缝合完毕的尸体,突然想起陈大海记账本上的“3000W”字迹——那潦草的笔触里,或许藏着最后时刻的绝望。而王建军指甲缝的棕色毛发,虽然未能锁定凶手,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侦查的新维度:嫌疑人中至少有一人具备化学或机械背景,且可能有染发习惯或外族血统。

    “把毛发样本同步传给省厅,”陆川接过报告时,张凯低声说,“另外,陈大海的下体损伤提示凶手有虐待倾向,这种人格特征可能在过往案件中有所体现。”陆川点头,目光落在解剖台上的八角锤复印件上。

    窗外,暴雨再次倾盆而下,解剖室的换气扇搅动着潮湿的空气。张凯望着玻璃上的雨痕,突然想起五年前的一桩悬案:凶手同样使用镇静剂和钝器组合,现场留下染过的红色毛发,最终证实是凶手为掩盖白化病特征而刻意为之。此刻的棕色毛发,会不会也是某种伪装?

    “

第1561章 耳钉男子的下落-->>(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