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六十一章、农村结构在崩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不是没有冤。

    大明朝又不是什么道德水平极高的和谐社会。

    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国家。

    当然处处都有冤。

    不过大明朝县令是不负责判案的。

    但四川这地方之前还是军政,现在各县的判官都在成都集中培训呢。

    所以.

    作为县令的刘光宗就有了判案子的机会了。

    这些没有经过司法培训的县令们,判案子就只能依着自己的直觉和良心来办咯。

    今天的县衙就热闹得很。

    一群人在县衙门口哭诉。

    有一家七八口人跪得整整齐齐的。

    后面还有给他们撑腰的族人。

    而他们控告的是大桥镇李家的李忠仁。

    不过真的递交了刚讼书的却是李忠仁。

    李忠仁送来了土地买卖的文书和地契,将拒绝退佃的大桥镇陈阿生一家告了,要求县衙驱逐陈阿生一家。

    但这陈阿生一家不干啊。

    陈家在大桥镇也是大族,顿时就有不少陈家人一起和陈阿生上了县衙来闹事了。

    这两边。

    一边是拿着地契来的。

    一边是哭嚎着跪在县衙门口。

    公理公理。

    自己究竟要怎么做才好?

    刘光宗头都大了。

    最后他只能把责任归结于李忠仁。

    “这个李扒皮,怎如此的为富不仁!他难道就不怕激起民愤?”

    刘光宗在县衙里面的办公房里面走来走去。

    嘴巴里面念念有词。

    说的都是抱怨李忠仁的话。

    他和李忠仁也打过交道。

    这个家伙有“李扒皮”之名。

    可见名声是怎样的了。

    但不满归不满。

    他可不敢驳回李扒皮的诉讼状。

    因为这位李扒皮是罗江县的大户。

    纳税额是名列前茅的。

    而且还是县议会的议员。

    同时还加入了大明保皇会,是支持现在大明议政院最大政党保皇党的。

    虽然不是官身,但是却有监督弹劾官员权力。现在他提出的要求虽然不合人情,却合国法!王安国要是不依法行事,县议会一准弹劾他!

    “县台,您也无需烦恼,这事.公事公办就行了。”

    在说话的是罗江县的治安司掌令王水生。

    治安司算是一县之中的实权单位。

    掌管着巡捕、县守等。

    和穿着大红袍的刘光宗不同。

    王水生身穿着摘掉了肩章的大明陆军军官服,腰上挂着左轮手枪,耳朵只剩下右耳,有一半的脸还是坑坑洼洼的。

    一看这个模样。

    就知道是个因伤退役的退役军官了。

    这大明朝的官员除了从科举上来的官。

    还有一部分是从军队退役,转业来的。

    因为大明朝的中层军官,都是有过军校经验的——不管是短期的突击班还是长期的军校官。

    而且人家还有军中的管理经验。

    所以不少军官退役后都被安排到了地方上做地方官去了。

    这其实也是朱皇帝对士绅阶级和官僚体系的掺杂的“砂子”。

    这些军官,大部分都是朱皇帝可以信任的“自己人”。

    “公事公办?”

    “没错,公事公办。这个李扒皮有理,退佃了我们无法干涉,最多也就给这陈阿生争取一点补偿就算不错了。”

    王水生说道。

    刘光宗叹了一口气。

    “可是.这么做,难道就不怕民怨沸腾么?”

    “民怨沸腾?”

    王水生摇头说道

    “无论什么时代,底层百姓都是吃苦的。现在我朝还有东北、南洋之地,想发财的,去东北,去南洋,去新大陆啊!”

    “如果连去这些地方闯荡的胆子都没有,难道还有造反的胆子?”

    王水生冷笑一声说道。

    “想造反?也不看看本官的子弹答应不答应!”

    刘光宗愣愣的看着王水生。

    心里暗骂一声“兵痞子”。

    就命人将县衙外的两拨人都请了进来了。

    “大人,兄弟我卖地的契约文书没有什么问题吧?这二十亩水浇地的田皮田骨是不是都归兄弟所有?应纳的契税、印花税,兄弟没有少交一文吧?”

    有议员身份的李扒皮站在县衙,梗着脖子说道。

    至于那陈阿生一家老小,进了县衙之后倒是老实了不少.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