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一十八章、官是没得做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野心?

    大明的官儿,虽然容易得到。

    但是真正掌权的大官们可没有多少迂腐之辈。

    即使是儒臣,多少也要讲究点经世济用。

    而且现在大明的官太多了。

    数量已经超过了二十五万。

    是满清时候的五倍之多。

    而且待遇还挺优厚。

    如果不是开工厂,发展商贸带来的财政收入,朝廷哪里养得起这么多的官儿?

    所以。

    这二十五万大明的官儿。

    都是新政的受益者。

    这也就意味着。

    其实绝大部分的士绅地主阶级,其实也并未从新政之中利益受损,虽然他们需要交纳田赋。

    但是他们能比以前更容易做官,更容易得到政治上的权力。

    这一来一回。

    是亏了还是赚了,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虽然大部分的士大夫对于新学不感冒,但是却不太射的放弃新学和新政带给他们的利益。

    这可真的是相当矛盾了。

    总的来说。

    士大夫阶级得到的利益还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他们对新学的厌恶,是出于感情上的。

    当年江南的士大夫们还不想剃头呢。

    相比于新学。

    剃个金钱老鼠尾巴更加让人厌恶吧?

    但还不是头皮痒了?

    为何?

    因为满清摆出了一副只要你臣服我就不动你的财富,并且还可以和你一起剥削欺负汉人底层的姿态。

    这让明末那些看起来要比现在的士大夫有骨气多了的文人士大夫们都妥协了。

    现在朱皇帝一没有没收他们的田产,二没有强迫他们剃头,三没有拒绝他们在大明朝做官,四没有彻底取缔孔孟之道。

    那这些文人士大夫,何苦为了一点点可以动用点小手段就能规避大半的田税,去和朱皇帝硬顶呢?

    他们不喜欢新学。

    但是新学带来的利益是真的。

    谁会为了一点点私人情感,去放弃实实在在的利益?

    这样的人,孔孟先圣的圣贤书,是教不出来的。

    因此。

    朱皇帝才会一步步的,突破,挑战这些儒生士大夫对新政的容忍底线。

    这种循序渐进的切香肠式的办法,

第三百一十八章、官是没得做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