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一章、教育和宣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大且士气高昂的军队。

    这种“低成本”的军队。

    是后世任何一个大陆军强国产生的基础!

    而朱皇帝的大明陆军。

    虽然士气也相当高昂。

    但是这种高昂的士气的成本太大了——几十亩军禄田啊!

    所以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制度。

    而大明朝的陆地边境线是如此的漫长。

    如果要用高薪养一支常备雇佣军。

    那这成本可能让大明朝廷也受不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要搞义务兵役制。

    要把大明天子的臣民。

    变成可以主动扛着枪为了大明朝而战的军国之民!

    而这样的改变。

    自然不可能一夜之间完成。

    也不是朱皇帝下个旨就能办到的。

    这需要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的配套。

    军国主义分子要从娃娃抓起。

    但现在大明朝的教育体系其实是掌握在儒生士大夫的手里的。

    指望这些被不断一千多年来不断被阉割掉儒之精神的伪儒、犬儒去教育出一批批军国主义分子?

    那还不如指望五十年内能突破可控核聚变技术。

    当然了。

    朱皇帝现在也无法一下子就把教育权全部从儒生士大夫手里夺过来——这大明朝只要是读书人基本上都是读的儒家的经典。

    所以这事不能急。

    要一步步来。

    第一步,当然是要形成人人言战的社会氛围。

    就从大规模宣传明俄之战开始。

    “所以,我大明朝的军人,也不可被侮辱,被歧视,我大明朝的军人也应当有英雄!”

    “在明俄之战结束之前,大明朝廷将进行新闻舆论管制,另外教育部改为教育宣传部!要对大明境内所有的报纸报刊进行审查,禁止任何不利于战事、抹黑大明朝廷和打明军人的文章出现!舆论宣传方面,让报纸大力宣传出几个战斗英雄出来。”

    “新闻出版界要全面接受管理,报纸舆论要全面服务战争!”

    “明俄之战,乃是为了华夏生存的正义之战,为此战牺牲的打明军人全部要供奉在大明英烈祠,享万家香火!”

    “另外还有各地的戏曲、文学作品等,也要大力歌颂军人的贡献!”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