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四章、印度洋海权之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这不是明摆着的么。

    因为八旗不再是天兵了。

    现在满万不可敌的不是八旗,而是明军了。

    甚至八旗天兵不但明军打不过,可能在面对天国府兵的时候都有些拉胯了.

    但八旗垮了,不是天兵了这事在大清朝就像是皇帝的新衣。

    许多人都知道,但就是不能说。

    这事谁说谁死。

    但既然你都是天兵了,怎么二十万天兵守个山海关,守个正定府都不行了呢?

    阿桂脸色铁青,盯着董诰不出声了。

    董诰心中一叹。

    当初乾隆把他丢在四川,就是要让他去带着四川团练和明军拼命的。

    结果孙士毅聪明啊,人家直接反手就投降了,还捞了个大明英国公。

    就在董诰眼巴巴的等着明军入川的时候。

    太平天国出潼关,中原又打了起来,明军趁机在辽东又开辟了战场。

    这样一来,各方势力都不怎么关注四川了。

    而董诰也因为孙士毅的事情撸掉了四川巡抚、四川团练总兵官的位置,被召回了京城。

    这国公的位置就这么飞了。

    手上没有个几万兵马。

    大明凭什么给你国公的位置啊?

    真是让人遗憾。

    “皇上,现在这局面,倒是有点类似三国魏蜀吴了,只是如今实力最强的毋庸置疑是逆明”和珅出列说道。

    “三国?你是说逆明是魏国的话,那我大清就是吴国,那教匪反而成为刘备了?”

    乾隆皱着眉头说道。

    三国演义嘛。

    曾经是大清第一代第二代八旗们的军事启蒙教材。

    当年的大清的巴图鲁们可是靠着一本三国演义打天下的。

    乾隆当然也看过。

    “只是现在是魏国和刘备合起打孙吴了,不过奴才认为那教匪在和明军接触之后也会发现,他们单独是打不过逆明的。”

    “和教匪谈和?”

    “和逆明也未必不能和。”和珅说道。

    “讲和?朱道桦愿意吗?”乾隆看向大殿内的其他人。

    如果能讲和,乾隆当然是一百个愿意了。

    但是讲和是要付出代价的。

    而且还要看人家的脸色。

    “皇上,如今漕运断绝,百万旗人在京也只能空耗粮食,不如疏散一部分到归化城、太远等地就食,另外还可以派遣使者,联络教教匪、逆明。”

    刘墉建议道。

    “对教匪如何?对逆明如何?”乾隆看了看刘墉,心想道:这才是老成持重之见。

    “教匪与逆明北伐军有过几场冲突,都没能占到便宜,想来他们也知道逆明的强大,在这等情况下,朝廷可以派遣使者和教匪所和,不说合作抗明,至少让教匪意识到,他们若是一门心思向北攻击大清,占便宜的就只能是大明了。”

    确实也是如此。

    之前的局面就是太平天国铆着一股劲向北打。

    而明军的北伐军就在后面摘桃子。

    安徽、苏北、鲁西南、冀州等地就是这样被一一囊入大明治下的。

    如果太平天国继续向北,怕是最后太平天国兵围北京城的时候,这大明朝就已经兵不血刃占了整个中原了吧。

    如果那太平天国的天王刘之协不是傻子,肯定不会老老实实的自己在前面打,让明军在后面摘桃子的事情再发生了。

    双方在正定府附近的冲突和摩擦,就已经说明了太平天国

第一百九十四章、印度洋海权之战!-->>(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