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锐步卒进攻魏国丘陵,争取一举灭魏!”
    “此谓‘南北并进、步骑结合’之计也……”召滑说完了,摸了摸胡须,望着主位上的熊午良。
    此刻,召滑的计略已经和盘托出,帐中众将全都为之喝彩!
    熊午良重重颔首:“召公的计略,寡人全盘接受!”
    “等待明年开春,即依计行事!”
    熊老板一言敲定,众楚将齐刷刷拱手,亢奋道:“谨遵王命!”
    ……
    四季变换,乃恒定之道也。辽西的冬天再怎么严酷漫长,也总有过去的时候。
    雪水融化、河流解冻、春暖花开——时间来到了公元前290年(楚王良十一年)春季。
    北方的初春还很有些料峭、春风里总带着三分寒气……但十五万已经补充好后备兵员、整修好武器甲胄、补足了辎重消耗品的武军,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建立更大的功业了!
    经过几个月的安顿和治理,新拿下的燕地、齐地都基本建立了新秩序。
    楚国的红黄色旌旗插在燕地、齐地,而万千平民仍然像往常在故国治下一样平静地耕作着生活着,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一切都很平稳。
    对于官吏的任免,乐毅拉拢沿用一部分本地官僚、从楚国腹地调来一部分精干官吏、再从曲阳书院遴选来一部分——于是很好地建立起了大楚在新地盘儿上的统治。
    楚国‘三年不征税、十年不抽丁’的怀柔政策,或许不能让大楚在短时间内滚起更大的雪球。
    但是,却能最大程度上保持新占领区的稳定过渡!
    从长远看,无疑最赚!
    既然燕齐两地的秩序稳定,那么熊午良就没了后顾之忧……十五万武军因连战连捷,士气仍然保持高涨——并没有因为前后持续五年之久的四次北伐大战而磨灭锐气。
    那还等什么?
    公元前290年(楚王良十一年)春,楚王熊良于【蓟城】校场点兵,大阅三军,随后当众宣示王命——
    “宜将剩勇追穷寇——”
    “第五次北伐,开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