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主管祭祀,更不用说——在几百年前,这还算是一个有名有实的显赫官职。当时还有‘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的说法,就是说祭祀和打仗一样,是邦国最重要的两件事儿之一。
    但是,同样进入战国以来,礼崩乐坏——不敬鬼神的君王称王称霸、笃信神秘的邦国社稷倾覆……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故而,祭祀这件曾经重要的大事,也在一年年简化。
    到了现在,‘国师’这个职位,便成了有名无实的虚衔——在今日之前,楚国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设立过‘国师’了。
    想明白了这一茬,很多大臣用同情的目光看向昭雎……
    却见昭雎这条老狐狸神态自若,恭敬地对着王座一躬,吟哦一声:“老臣谨遵王命!拜谢大王恩典,大王万岁。”
    熊午良盯了昭雎一会儿,见后者一副宠辱不惊的怡然模样,便收回了目光,板着脸道:“曲阳尹屈原,扶助新王有功,擢升令尹,即日开府,总揽国政!”
    “法家宗师慎到,精于治国政务,聪敏有为——擢升左尹,辅佐新令尹开府执政。”
    “燕国降将乐毅,用兵有方,于郢都一战功勋显著,护国有功——擢升左司马,即日开府,代大司马总揽军务。”
    “大将芍虎,经年恶战,战功累累……虽不是我大楚贵勋,却也大功于国,理当褒奖——即日擢升柱国将军,兼领右司马!”
    “诸位大臣,可有异议?”熊午良的目光,在群臣的脸上缓缓扫过。
    ……
    一连串的命令,震撼了所有人!
    屈原擢升令尹——单是这一条,就让所有人如芒在背了。屈原这个老东西,大家对他都不算陌生。当年,这货没少在先昭怀王面前,鼓吹甚么狗屁‘变法’。
    慎到,一个法家的宗师,来给新任令尹屈原当副手……似乎更佐证了群臣心里隐隐的忌惮和抵触。
    曾经的燕国昌国君乐毅,带兵打仗确实有一套,再加上这厮在郢都一战中的出色表现——封他做左司马,倒也合理。
    至于芍虎……群臣也知道,这是熊午良的死忠,一个胸毛茂盛的
509 蒙古国海军司令昭雎-->>(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