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嗣彭王,太子宾客,右卫大将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起一样,所有人的心都不由得一沉。

    终于,李治神色平静下来,随即抬手道:“众卿平身。”

    “臣等多谢陛下。”群臣齐齐拱手,然后才肃然站直。

    “吐蕃国灭,朕亦颇为感慨。”李治轻叹一声,继续说道:“传旨,七日之后举办水陆道场,祭祀大唐战死英灵。”

    “臣领旨。”太常寺卿和宗正寺卿同时站了出来,然后躬身行礼。

    李治微微抬手,两人立刻退了回去。

    李治继续说道:“多年来,关中赋税沉重,传旨,明年,关中赋税减免三成。”

    “臣领旨。”户部尚书崔知悌站了出来,拱手领命之后,快速退回。

    “传旨,有子弟牺牲战场者,赋税三年全免。”李治轻叹一声。

    兵部尚书欧阳通站了出来,肃然拱手,然后退回。

    李治继续说道:“多年战事,各地桥梁道路失修,水道不通,传旨工部,都水监多派人加以监修。”

    “臣领旨。”工部尚书黄仁素站了出来,拱手领命。

    “军中将士多年累战,朝中当以军功封赏诸将士。”李治的目光落在侧畔。

    吏部尚书窦玄德站出拱手,手捧奏章,沉声道:“回禀陛下,军功计算妥当,一切在此,请陛下审查。”

    李治微微抬头,王福来已经快步而下,接过窦玄德的奏章,然后迅速的放到了桌案之上。

    李治右手一推,奏章展开,里面的内容清晰的出现在李治眼前。

    李治拿起放在一旁的金笔,在上面直接写了一个准字。

    “宣!”奏本递出,王福来快步来到侧畔,亲自手捧一只托盘,来到了赵仁本的面前。

    在王福来的身后,还有更多的内侍,各自手中捧着一封圣旨。

    须发皆白,带着黑色七梁冠的赵仁本,对着李治沉沉拱手,然后伸手拿起圣旨。

    转身,赵仁本看向殿中央的逻些道众将,沉声说道:“天命有归,皇帝有诏。”

    “臣等恭领圣训。”众将立刻齐齐俯首。

    “逻些道行军总管,南昌王绚。”赵仁本的目光落在李绚身上。

    李绚一身红衣金甲,肃然上前,然后半跪在地:“臣在。”

    赵仁本伸手拿起圣旨,然后开口念道:“惟永隆元年,岁次辛乙,九月戊戌,望二十一日癸酉,皇帝若曰:

    於戏!

    命之选,当仁实难。

    非夫文可经邦,不能安人和众;武可禁暴,罔以克敌成功。

    允籍宏才,爰申锡命。

    逻些道行军总管,昌州都督,昌州刺史,检校右卫将军,检校鸿胪寺少卿,检校太子少詹事,检校尚药奉御,弘文馆学士,银青光禄大夫,护军,云麾将军,彭王子,南昌王绚,河岳闲气,岩廊重宝。

    器量深识,宽而有谋;术应通方,用而无滞。

    自经艰阻,实拥旌旄,遂能克复吐谷浑,折冲千里。

    厥戎将殄,时乃之功,久勤启沃,载竭忠谠。

    人之望也,天实赉予。

    今吐蕃夷灭,西疆平定;镇守经制,已有区分;筹画指麾,必资专制。

    将军辞第,无以家为,丞相忧边,思平国难。

    固以谋之用,宜申总统之威。其将戡定外虞,澄清列郡,光膺藩屏之寄,式崇社稷之勋,对扬休命,以永终誉。

    可嗣彭王,开府,子金昌郡公晋金昌郡王,女福昌县主为福昌郡主。

    任逻些道安抚大使,逻些道行军总管。

    改吐蕃为蕃州,设蕃州上都护府。

    免昌州都督,昌州刺史职,升任蕃州上都护都护,蕃州刺史,检校右卫大将军,太子宾客,金紫

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嗣彭王,太子宾客,右卫大将军,-->>(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