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手狠一些,以皇长孙为由,向后退上几步,那么李贤立刻就会正面对上皇帝。
    到时候收拾李贤就是皇帝本人。
    可惜,李贤看不透这一点,还在朝这条死路上大踏步的狂奔。
    如果他昨夜肯等一等李绚,那么李绚会隐晦的提醒他这一点,但是他没有。
    自此之后,李绚便不会在他的身上,花费更多的精力了。
    李贤已经没有后退之路了,他和武后,和北门学士的纷争冲突会越来越激烈,甚至最后直接对上皇帝。
    李绚摇摇头,他在李贤身上付出的精力足够了,也是时候将一切放在自己的身上了。
    ……
    远处太极宫的宫门清晰的出现在视野之中,
    无数金吾肃立,旌旗招展,刀枪林立。
    左金吾卫大将军房先忠,右金吾卫大将军薛孤吴,一左一右分别站于宫门两侧。
    宫门之外,百官站立,肃然敬畏。
    李绚的目光不自然的落在了薛仁贵的身上。
    今日的他,穿上一身的战甲,作为一名武将,出现在朝堂之上。
    红色的披风仿佛用血染成了一样。
    后面的番邦使臣,看到薛仁贵,都忍不住的双脚发软。
    都被杀怕了。
    李绚心里满意的一笑,但随即就轻声叹息。
    可惜了这一次大军主帅之事,没有薛仁贵什么事了。
    皇长孙出世,皇帝会将这个面子给太子,大军主帅的位置发给工部尚书,彭城郡公刘审礼。
    至于薛仁贵,他可能要重归代州,镇压突厥。
    如今西突厥叛乱,东突厥可能也会不稳,不调薛仁贵西征,不是一件坏事。
    既然大局已定,李绚就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刘审礼为大军主帅,那么李绚就不可能会进入大军主力序列。
    刘审礼要么用他来调运粮草,要么就让他做一路偏师。
    李绚心里微微摇头,刘审礼身为工部尚书,能调用的人才太多了。
    构建粮道之事,根本用不着李绚。
    用他做一路偏师,除了能最大程度吸引论钦陵注意以外,或许在不经意间,李绚也能创造奇迹。
    这样一旦前锋大军被吐蕃人阻截,李绚也能最大程度的从偏路突破。
    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不过这件事情想要做好,李绚就需要一些其他的助力。
    不经意间,李绚的目光落在了前方,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检校右千牛卫将军,梁郡公李孝逸的身上。
    ……
    “咚咚咚”,五更鼓响。
    轰然之中,宫门大开。
    李绚站立在队列之中,随着群臣,身穿吉服,大踏步的向前走去。
    进入太极殿中,李绚平静的站于右侧第二排,诸王的位置之中。
    今日,他是大唐皇室宗室,南昌郡王。
    目光平静的环顾,左侧第一排,诸臣的最前方,有一个位置空缺了开来。
    李绚眉头一挑。
    那里是中书令郝处俊的位置。
    怎么,他今日没来吗?
    正旦大朝会,在京诸臣都要参加。
    只要不是病的走不动路,或者皇帝有特旨不用来的,基本都得来。
    是有别的事情吗?
    李绚悄悄的将这件事情记在心里。
    他的目光微微一转,落在后侧诸国使臣当中。
    一道非常显眼的人影出现在他的视线,吐蕃国使扎巴拉。
    高大魁梧的身材,但阴郁冷沉的面容,让人忍不住的想要远离。
    大唐和吐蕃之战,已经进入第二年。
    去年以大唐获胜为暂终,今日,最后结果如何,还要看双方的刀锋谁更硬。
    仿佛察觉到了李绚
第九百四十二章 太子的对手,永远是皇帝-->>(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