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破防行为其实堪称垂死挣扎,且行为非常丑陋,落在世人眼里,就像是落入陷阱之中身受重伤却又不甘死亡而奋力挣扎、嘶吼的野兽。
    然而对于深陷陷阱无力爬出的情况,他们的吼叫声虽然骇人,最终却也不能逃避流血死亡的结局。
    袁隗和荀爽纷纷感觉他们做出的决定非常正确。
    和这群无能狂怒的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搞好家族未来和政治利益呢?
    趁着现在还有些许权势,利用这些权势果断改换门庭,跳槽到对面,然后再带着对面一波打死今文学派,如此这般,便能【不失封侯之礼遇】。
    反复横跳了属于是。
    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倒也不奇怪。
    袁氏本就和宦官走得比较近,有着灵活的道德底线和政治底线,万事大不过家族利益和家族延续,名声一直很微妙,要不是四世三公的底蕴太深厚,早就社死了。
    荀氏也有向古文经学靠拢的倾向,属于今文经学派内的鸽派,对于打压古文经学派并不热衷,荀爽还主动学习古文经学,是颇有名气的古文学者,显然是看准了时代潮流,眼光不错。
    于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皇帝、宦官、古文经学派集体被这两个家族搞出来的事情震撼了,然后重新审视这两个家族,忽然间发现他们的面目居然如此和蔼可亲。
    他们正愁没有合适的刀子捅向今文学派给他们开个大眼儿,结果这两个家族双手奉上了锋利的刀子。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光和五年十月初三,张让、赵忠等号称十常侍的权宦集体上表给皇帝刘宏,建议皇帝刘宏罢黜公羊春秋的官学,罢黜公羊春秋学派的博士,改立左氏春秋为正统学术,立左氏春秋博士。
    刘宏下旨询问尚书丞卢植、尚书台尚书服虔和刚刚抵达京城准备就任侍中之位的郑玄,问他们这样做是否可行。
    这一询问得到了三人的一致赞同。
    三人作为古文学派的代表,纷纷表示左氏春秋在光武帝时就被立为正统学
九十二 经神来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