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折戟沉沙。
    第一次行动失败以后,刘备没有气馁。
    他痛定思痛,很快意识到逆天改命不一定非要当厨子,穿越者的优势除了当厨子,不是还可以当文抄公吗?
    他还可以写书写诗扬名天下,以古人对文化和文采的准备,他唐诗宋词来一波,还怕不能逆天改命?
    说干就干,刘备准备动手把自己脑袋里记住的唐诗宋词来一波,好好地惊艳一下世人。
    然后他发现自家只有一支笔和三卷竹简,一张纸都没有,墨都要自己现磨。
    三卷竹简里两卷写满了字,只有一卷空白,都是他那早亡的在县中当小吏的父亲留下的遗产,母亲珍藏起来当做宝。
    那竹简他看了,加在一起能写个几百个字也就算不错的了。
    写完了以后要是还想买……
    笑死,以当时刘家那穷得荡气回肠的经济状况来看,根本买不起。
    母亲辛苦编制草鞋、草席,换取微薄的收入,以此勉强抚养年幼的刘备,十分辛苦。
    但是这并不能阻挡刘备想要逆天改命的决心。
    他可是领先于人将近两千年的现代来客,怎么能甘于平凡呢?
    于是他趁母亲不注意,偷偷拿了一卷竹简,写了一首锄禾日当午,然后准备惊艳世人。
    写完之后,他感觉未来的道路尽在掌握之中,大汉王朝最有名的神童即将诞生。
    但是直到走出家门,他才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这首诗要给谁看才能帮他扬名呢?
    这年头又没有网络,没有围脖,写不了小作文打不了拳,想要扬名天下需要人口相传,远远没有网络时代一根网线那么便利。
    而想要人口相传,就要有能人相助。
    谁能帮他呢?
    老师?
    他没有。
    名士?
    他不认识。
    涿县这一亩三分地,有什么有名气的大人物吗?
    他在记忆中的人名栏目中搜索,想到了卢植这样一位大牛。
    对了!就是卢植!
    不是说卢植是刘备的老师吗?
    学生有需求,老师难道不会帮忙?
    然后他要去找卢植。
    结果当时卢植已经被皇帝征召去雒阳做官了,根本没得找,而且刘备现在还不是卢植的学生,人家凭什么帮忙?
    无奈之下,刘备退而求其次,去找他们这一支刘氏宗族的族长,希望得到族长的赏识,帮着扬名。
    涿郡涿县刘氏宗族好歹是汉景帝之后,汉室宗亲,作为皇室贵胄,怎么着在郡中县中也该有点排面和影响力吧?
    结果……
    笑死,人家看门的门子根本不让他进到族长的家里,怎么说都没用。
    也就是看他年纪小没动手,换另一个年纪大点的,要是这么胡搅蛮缠,估计门子就要动手了。
    刘备当时很愤怒。
    “我可是孝景皇帝之后,你怎么敢这样对我?”
    门子嗤笑一声,指了指自己。
    “我也是孝景皇帝之后,你该怎么对我?”
    被人怼脸嘲讽之后,刘备忽然想起来了。
    这年头宗族聚居,大家住在一起的往上数个几代人,那都是一家人。
    也就是说,凡是住在宗族聚居地的、姓刘的人,大家都是“皇室贵胄”。
    这个门子,街边佝偻着腰的老大爷,旁边跑跑跳跳的垂髫小儿,大家都是孝景皇帝之后。
    多少年了?
    还孝景皇帝之后?
    啊这……
    感到莫名尴尬的刘备只能掩面而走。
    回到家里,母亲盯着他手上的竹简,接过来翻开了看了看,然后抄起编好的草鞋把刘备的双手打成了红焖猪蹄。
    显然,母亲那聊胜于无的文化水平并不足以让她意识到自己的儿子有多大的才能,只是为亡夫的遗物被儿子冒犯而非常生气。
    养伤的时候,刘备不断反思自己为什么不能得到扬名,最后,他想明白了。
    现在是察举时代,而不是科举时代。
    在这个通行察举制选拔人才的时代,人不是因为才华横溢才能得到扬
五 他到底是怎么破局的?-->>(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