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夜照九州明 六十:沧海桑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昭国学风宽松,市井小说盛行。为了便于出版,书商已经和作者发展出一套完善的合作关系,相当一部分书籍都是书商找作者约稿的,所以作者会有一部分手稿寄存在这里,也是情理之中。

    “写那本《海文记录参考》的整理手稿,基本都在这里了。”李异玄说:“不过看这样子,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你需要的。”

    仔细看了看这些整理的书册,邱少鹄确实也有些哑然。

    杂乱无章的笔记和随处对方的纸,哪里说是文稿,说是打算扔掉的废稿也让人相信。

    看来这写书的远人无名生也并非一个有规划的人,做事也颇为随意。

    不过这可就苦了外人,想从这杂乱的手稿中整理出自己需要的内容,就颇为费工夫。

    邱少鹄也没别的办法,只好一张、一张地看。

    从头到尾,远人无名生整理的内容都是奇闻者多、务实者少,涉及到地方传说神话的尽量详细,可关于风土人情的故事基本都一带而过。包括所谓的“海文记录”,基本也都是些其他文人的日记以及写景诗,并没有太多可用的地方。

    或许也正因如此,这本书才并不引人注意。

    不过在这般海量的文献记录中,邱少鹄还是发现了一些细节。

    “盛夏时,以海水浸润沙滩上,一夜后可得粗盐十两,略有涩味。”邱少鹄看到了一条笔记上随意记录下的一句话,说:“这里是《南史国传》里关于瓯国的记录,也就是现在潮门的地方。”

    李异玄意外地看了他一眼,“《南史国传》虽为官方正史之一,但大多记录的都是宫廷秘闻。对于市井俗世,基本都一带而过。当初远人无名生也是翻遍了书籍才找到这么细节的一句话,想不到你也记忆得如此清晰。”

    邱少鹄本就有过目不忘之能,只是当初在看原书时,确实对于这些细节原本也没太在意。

    现在想来,《南史国传》里记载的情况,与现在就极为不符。

    因为潮门港附近,只有滩涂沼泽,终日潮湿,毫无干燥之处,并没有能像书中记录的那样可以晒盐的沙滩!

    到底出了什么差错?

    邱少鹄一边想着,立刻又在文稿中查找,很快又见到了这样的一条内容:

    “……以临国之兵,从余州至南海岸五百里……”

    临国历史记录在《宗朝实纪》中,距今五百年,余州的位置则一直不变。

    余州以南,到海岸最近的地方也是潮门,可现在测算,充其量最远也只有四百里的距离,中间平白有着百里误差。

    邱少鹄想到,《南史国传》也是千年之前成书,距今间隔遥远,难道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别的变化?

    “有过去的海岸图吗?”邱少鹄想到了一种可能,“要以前的,至少也要百年以前!”

    “就在这里。”李异玄从杂乱的笔记中,真

卷一:夜照九州明 六十:沧海桑田-->>(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