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二十七章:当断则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眼下,这些自内河转型的水兵,以及那些经改装的硬帆福船,仍是他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陈望目光转动,转向坐在孙慎吾下首的黄蜚。

    “东海舰队如今的情况怎么样?”

    黄蜚被急召回京时,便料到陈望必问舰队营造一事,早已备好详实奏报。

    黄蜚微微欠身,声音沉稳。

    “回禀国公,东海舰队现有三级风帆战列舰十艘,一号福船十五艘,合计战船二十五艘,水师官兵共有五千六百七十三人,皆已完成基础海训。”

    “各舰均已配备完整的操帆手、炮手与水手,上月于外海演练阵型转换,成绩斐然。”

    陈望缓缓举起手中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带着淡淡香气的绿茶。

    随着数百万两白银如流水般投入,海州造船厂在陈望的全力支持下,已汇聚半个中国的能工巧匠,规模扩张至令人惊叹的程度。

    虽说明朝目前的造船技艺较欧洲仍显稚嫩,尚难建造如英国“海上君王号“那般载炮逾百门的巨舰,但在不惜工本的投入下,已成功打造出载炮五十门的主力战舰。

    虽然中国如今的造船的技术相对于欧洲来说,仍然欠缺,现阶段难以造就诸如英国那般载炮可达百门以上的海上君王号。

    但是在陈望近乎不计成本投入之下,仍旧造出了载炮五十门的主力风帆战列舰。

    陈望定下的规格,大部分都是按照十七世纪中后期欧洲战舰的标准。

    符合一级风帆战列舰的标准,仅有一艘,也就是英国修建的海上君王号。

    海上君王号共有三层甲板,载炮一百零四门,排水量达到了恐怖的一千五百吨。

    同时期的欧洲,作为主力的战船,只有两层炮甲板,基本载炮都是五十门左右,按照十七世纪末的标准,不过只是堪堪达到三级风帆战列舰的标准,但是现在却是正经的主力战舰。

    而海州造船厂第一批下水的十艘风帆战列舰,就是按照这一标准而修建的。

    在一级和三级之间,还有二级。

    但是如今的欧洲,唯一的一艘二级战列舰,也在英国的手中。

    整个欧洲除去英国之外,再没有一艘二级风帆战列舰的存在,只有法国舰队的旗舰,勉强达到了准二级舰的标准。

    现在欧洲大部分的舰队,都是由三级风帆战列舰构筑而成。

    这个时期,英国是真正的海洋霸主。

    整个欧洲现在所拥有的风帆战列舰,也并不多。

    在陈望的记忆之中,现在的欧洲拢共不过只有四五十艘三级战列舰。

    欧洲海军的实力自然不止如此,各国都还拥有位数不少的载炮三四十门,二十三门的护卫舰,武装商船。

    但是因为三十年战争的影响,欧陆各国都将绝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欧陆之间,除去英国仍在不断的发展海军之外,其余的国家都在减少对于海军的支出,也早就了如今的局面。

    这是一个好消息,一个好的不能再好的消息。

    “天津、登州两处造船厂正在重修扩建之中,造船所用的木材也正在加急运送之中,预计在十月之时,两处造船厂便可以开始投入生产。”

    坐在右首位置的代正霖微微垂首,补充道。

    “技术并不是什么大的问题,海州的造船厂内有一批经验丰富的船匠。”

    同时期的欧洲,若要建造一艘作为舰队骨干的三级战列舰,通常需要精心规划将近两年的时间。

    如果准备充分、资金雄厚,可以压缩到接近一年。

    建造一艘战舰需要数千棵优质的橡木,刚砍伐的木材必须经过漫长的晾干过程,通常需要一到两年,才能避免船体在日后变形和开裂。

    如果使用湿的木料,战舰的寿命会大大缩短。

    但是这是在这个时代的欧洲。

    而在现在的中国。

    下水一艘三级风帆战列舰,在技术上攻克难关之后,其余的都不成问题。

    木料的问题,西南的土司和官府每年都需要运送大量造船的木料给中央朝廷。

    而陈望早在进军河南之时,便已经开始准备造船的木料。

    所以海州造船厂才能在一年多的时

第五百二十七章:当断则断-->>(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