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二十六章:麒麟降生、收复濠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新政推行而下,内务司下的上千名官员在南京城的五军都督府内签下了军令状,而后一路往东进入了江南的各州各县。

    一直以来都处于寂静的平南镇也因为新政的推行而行动了起来。

    平南镇共有七师,合计兵马八万四千人,已有六师移营,趋于江南地区以维持大局稳定。

    如今的南京城中,平南镇仅有两师的兵马留守。

    不过南京城的防务仍旧没有削弱多少。

    这一次陈望南下确实是轻装简行,只领了三千近卫甲骑跟随。

    不过不久之后湖广镇的两师与孙启运率领水师主力也南下抵达了南京,南京城临长江码头之上修筑了大量的军港,以停靠水师的战船。

    湖广镇两师合有军兵两万四千人。

    内河水师如今有水兵共计一万五千余人,济宁之战内河水师并不参战,自然也没有多少的伤亡。

    南京城中现有的守卫兵力,仍然高达六万六千人,在军事的力量根本无可动摇。

    距离新政的推行,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南京城的街头巷尾货殖依旧,人流如织。

    新政在推行之后,很快便成为了南京城最热的话题。

    初时,茶寮酒肆间无不议论新法,言词或喜或忧,或疑或讽。

    不过现在这一话题,却是已经被另外一个消息所取代。

    广袤南京城浸润在梅雨初霁的湿润空气里。

    燕国公第门前,却已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朱漆大门上悬着八盏明角宫灯,即便在白昼也燃着喜庆的烛火。

    整个公第的周遭,皆是身着赤甲,腰悬着雁翎刀的靖南军近卫甲兵。

    无数旗幡林立,万千旌旗招展,将这座本该喜庆的府邸,几乎变成了一座戒备森严的军营。

    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整个燕国公第内被三千余名近卫骑兵师的甲兵所拱卫着。

    从影壁到正堂,从曲折回廊到亭台水榭,处处可见按刀而立的军士。

    公第门前,身着各色官袍的朝臣与身着靖南军武官礼服的靖南军将领络绎不绝,几乎将门前的青石板路堵得水泄不通。

    贺礼堆积如山,从御赐的珍宝到各色绫罗绸缎、兵器甲仗,琳琅满目。

    府内正厅、前院乃至廊下,都摆开了席面,觥筹交错,人声喧哗,一派烈火烹油般的极盛景象。

    然而,与府邸前院的喧嚣鼎沸截然不同。

    后院的书房区域,却是一片肃静。

    数十名罩袍束带的靖南军甲兵守卫在书房之外的各个要道,冰冷的目光扫视着四周,将一切喧嚣隔绝在外。

    偌大的区域之内,没有半个仆役存在。

    这片区域内不见半个闲杂仆役,只有头戴乌纱、身着绯青官袍的内务司官员步履匆匆,他们手中捧着文书,神色平静,快速的行走在走廊之间。

    书房内,门窗紧闭,惟有透过冰裂纹窗格的光线,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空气里弥漫着墨香与一丝若有若无的铁锈气。

    陈望身着赤色的蟒衣,坐在巨大的紫檀木书案之后。

    赤色蟒袍上的金线云纹在明亮的光线之下流光四溢。

    书案上,没有贺帖,没有礼单,唯有一幅详尽的山川舆图铺陈开来,上面以朱笔勾勒出无数箭头与驻防标记。

    书房之中,代正霖、陈永福、高谦、李定国、孙启运、黄蜚六将正襟危坐,脸上都是带着笑容。

    除此之外,还有原先一直在汉中府中的王云康、与常年在军器局内主管炮厂的薄珏。

    他们所有人的目光,此刻全都集中在陈望怀中的襁褓之中。

    多年以来的担忧,在此刻全都已是烟消云散,悬在心头的巨石终于落地。

    他们追随的主公,在即将步入而立之年时,终于迎来了血脉延续。

    靖南军等来了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这天下,也等来了未来的共主。

    陈望怀抱着刚刚满月的幼子,他的身躯僵硬,连呼吸都极可能的放缓,生怕惊扰了怀中正在熟睡的孩童。

    陈望的脸上也是带着笑容,婴孩熟睡的面庞从襁褓中微微露出,细软胎发贴在饱满的额头上。

    婴孩均匀的呼吸声在寂静的书房里轻轻回荡,比任何捷报更令人心安。

    就在半月前,在太医院院使亲自坐镇、众多女官悉心照料之下,马玉瑛历经一天一夜的艰辛,终于顺利诞下这个孩子。

    产房内外紧绷的气氛,在婴孩清亮的啼哭声响起的那一刻,顿时化为一片欢欣。

    此刻,这个凝聚着众人期盼的小生命,正安然睡在他父亲的臂弯

第五百二十六章:麒麟降生、收复濠境-->>(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