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黄虎啊,你的眼神不好,我提醒你一句啊。”
    周长福的眼神向着左侧看了一眼,压低了声音。
    “我们部的军法官可是也在这里吃饭,在军营里骂几句脏话无妨,但是现在可是在京师休沐,上面可是说了,出了营门,咱们代表的就是靖南军的脸面。”
    “咱们近卫师的要求,可是比一般的军兵要求都严啊。”
    那短须青年也是同样笑道。
    “把总,上个月你都已经被罚了三两的俸禄,可要小心些啊。”
    黄虎涨红了脸,他也确实看到了本司的军法官,当下也是压低了声音,只敢碎碎的念叨着。
    另外三人不由的也低声笑了起来。
    吴平拿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起,也是笑了起来。
    并没有加入几人的交谈,只是沉默的听着。
    黄虎是他们司的把总,而周长福和韩福良两人则是他们的旗总。
    黄虎和周长福两人都是崇祯八年的兵,当初邠州募兵的时候入的伍,两人吵吵嚷嚷,感情一直很好。
    另外的那个青年是韩福良。
    原先是汉中卫的卫军,后来经由汉中整训之后,因为成绩优异被选入近卫师中。
    他加入近卫师时,最早就是被分配到黄虎所在的司,后面累功也升了旗总。
    想到这里,吴平下意识的用手摸上了胸口。
    胸口处,正悬挂着的四枚金灿灿的勋章。
    最右侧的勋章,是一座连带着有城楼的城门,城门上面的小匾写着扬州二字。
    右二的勋章兴致相差不多,不过城楼和城门之间有一些变化,小匾的字写的则是济宁二字。
    靖南军中在战后,论功行赏,不仅仅会发下银钱,还会发出这些代表着荣誉的勋章。
    勋章一般有两种,一种则是代表着经历过那些大战的历战勋章。
    而另外一种,则是军功章。
    军功章又细分为集体军功章与个人军功章。
    这两种军功章,吴平都有。
    吴平的身上的另外两枚军功章,一枚是扬州之战纪念他所在的营镇,面对数倍敌人的围攻,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为大军奠定胜局的功劳。
    论功后续,被升为近卫师第二营队正。
    另外一枚,则是济宁之战的个人二等军功章。
    在己方军阵遭遇清兵突袭,接近崩溃,同时旗总不幸殒命的情况之下,吴平挺身向前,格杀清军甲喇额真一人,而后接替指挥稳住了军阵,并带领部队发起反冲锋。
    而后作为临时旗总参战,于济宁之战下,多次担任尖刀,整场战役,全旗总毙敌八十九人,战功位居全营第一。
    因此吴平也就此一跃,成为了近卫师的旗总,与周长福、韩福良等一众老兵同职。
    就在吴平的回忆之间,几人的吵闹声也小了起来。
    周长福看了一眼吴平,笑容收敛了些许,有些小心翼翼。
    “吴平。”
    “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吗?”
    他们几人休沐,都买了许多的东西,只有吴平什么都没有购置。
    吴平和他们三人不同,他们三人都有家小,如今都已经是迁到了开封。
    如今军中的中心正从汉中府逐步的转移到河南的开封府内。
    不久之后,他们就要奉命南下,到时候在开封又能休整三四日的时间。
    而吴平却和他们不同。
    吴平并没有他们这般的好运气,能够早早的便加入靖南军中。
    吴平是河南人,出身西军,吴平的妻子、父母都饿死在了那一场席卷整个河南的饥荒之中,再没有人和他一起。
    “有没有……考虑过……续弦……”
    周长福的神色有些犹豫,斟酌着闻道。
    吴平大部分的时间,都闷做再军中。
    休沐的时候他们出行,吴平却常常还是军中习练武艺,翻阅操典。
    这一次,还是他们强行把吴平带了出来。
    “续弦……”
    吴平笑了一笑,但眼眸却是黯淡了下去。
    时移世易,往日许多的创伤在光阴流转间渐渐愈合。
    但是还有一些伤痛,却永远无法愈合……